厨房台面上那俩白粉末,是不是你也总犯迷糊?
明明都叫“碱”,为啥有时候用小苏打发面没动静?
上次用食用碱洗了草莓,结果涩得没法下嘴,是不是你也踩过这坑?
其实啊,食用碱和小苏打压根不是一回事儿,先说说它们的“身份”。
食用碱的大名叫碳酸钠,是那种细细的粉末,碰水就化,碱性特别强。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长得像小颗粒,比食用碱更“温柔”,碱性弱很多。
你拿俩手指捏一点尝,食用碱发苦,小苏打有点咸,这味儿也不一样。
再说说日常用的时候,差别可大了。
发面的时候,得用小苏打,因为它遇热会分解出二氧化碳,面团才会膨起来。
比如做馒头,你把小苏打和面粉混好,蒸的时候温度一高,它就“蹦”出气泡,馒头就软乎了。
但要是用食用碱发面,那可就惨了,它压根不会产生气体,面团只会硬邦邦的。
不过食用碱也有本事,比如发面发过了有酸味,加点食用碱揉一揉,酸味就没了,这叫“中和”。
腌肉的时候,俩都能用,但用法不一样。
用食用碱腌肉,得少放,不然会有股难闻的碱味,肉也会变得发柴。
小苏打就不一样了,它能破坏肉的纤维,让肉更嫩,而且没那么大味儿。
比如腌牛肉,放一点小苏打抓匀,静置半小时,炒的时候肉就会滑溜溜的,不会老。
洗东西的时候,也得选对。
食用碱碱性强,适合洗油污重的东西,比如油烟机、锅碗瓢盆。
你把食用碱撒在油乎乎的盘子上,用热水擦,油污一下就掉了,比洗洁精还管用。
但要是洗水果、蔬菜,可别用食用碱,不然会把水果的表皮腐蚀了,吃起来又涩又苦。
小苏打就适合洗水果,比如葡萄、草莓,用小苏打粉泡十分钟,农药和脏东西就泡下来了,而且不会破坏水果的味道。
还有些雷区,你可得记住。
小苏打不能受潮,要是放久了潮了,就没法发面了,得密封好装在罐子里。
食用碱不能直接吃,要是不小心吞了,会烧喉咙,得赶紧喝水冲。
做蛋糕的时候,小苏打要和酸性材料一起用,比如醋、柠檬汁,不然不会起反应,蛋糕就发不起来。
比如做柠檬蛋糕,你放了小苏打,再加点柠檬汁,它们一反应,蛋糕就会变得蓬松柔软。
其实啊,不管是食用碱还是小苏打,都是厨房的“小帮手”,就看你会不会用。
搞懂了它们的“脾气”,做饭就像开了挂,再也不会因为用错而翻车了。
下次再拿这俩白粉末的时候,先想想:我要让它发面?还是腌肉?还是洗东西?
想清楚了,就不会错啦。
你有没有用错食用碱或者小苏打的时候?
比如用食用碱发面没发起来,或者用小苏打洗盘子没洗干净?
评论区聊聊,我帮你分析分析,下次准能避开这些坑~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苏打粉和小苏打一不一样(食用碱和小苏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