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过,有时候脸上突然起了一片红疹子,像是过敏,又不痒;或者嘴角老是起泡,一干就裂。
又或者皮肤莫名其妙发黄、发暗,好像一夜之间被生活“熬”旧了?很多人以为这是换季了、不休息好了、上火了——这些都可能是你身体在偷偷“发火”。
别以为炎症只是发烧、肿痛那么简单。它有时候像个老中医,不动声色地把信号藏在皮肤上,看你能不能识破。
皮肤其实是我们身体对外的一面“镜子”,你身体里有没有乱七八糟的小火苗,它最先知道。
有研究指出,慢性炎症其实是一种“沉默的杀手”,它不像急性炎症那样来势汹汹,但它悄悄地、慢慢地,一点点破坏身体的各个系统,而皮肤,往往是第一个受牵连的“告密者”。
我们常说“气色不好”,其实就是皮肤在说话。如果你发现自己脸色总是发灰发黄,像是被泡过的茶叶,哪怕睡得够、吃得饱也不见改善,那就要警惕了。
这不是皮肤累了,是身体在和炎症打仗。长期慢性炎症,比如肝脏问题、肠道菌群紊乱,甚至胰岛素抵抗,都会让皮肤失去光泽,变得暗淡无光。就像一块曾经油亮的木头,长期暴露在风雨中,慢慢地,失去了油润。
还有人老觉得脸上长痘,尤其是成年人,过了青春期还长得热热闹闹的,尤其是下巴、额头、两颊交界的位置,像是打了点阵激光那样。
其实这类痘,很多和内分泌有关,也和低度炎症密不可分。痘痘就是皮肤的“小火山”,是毛囊被炎症“点燃”的结果。
尤其是那种又红又肿、摸着疼、挤不出来的闭口粉刺,往往和体内慢性炎症,比如胰岛素水平异常、雌激素代谢紊乱有关。不是你“火气太大”,而是身体在“燃烧”,燃烧的是慢性问题堆积下来的“柴火”。
再说一种让人特别头疼的表现——皮肤瘙痒。尤其是晚上,越挠越痒,手一停下来就难受,有人挠得小腿上全是抓痕,像被猫啃了一样。
这种痒,不是蚊子咬,也不是皮肤干燥那么简单,很可能是炎症介质在作怪。像组胺、白三烯这些名字听着像化学课上的东西,其实就是身体在炎症反应中释放出来的“信使”。
它们会让神经变得敏感,让皮肤痒得你坐卧不安。尤其是肝脏代谢出问题时,很多代谢废物没法及时清除,也会通过皮肤发出“求救信号”,让你痒到发疯。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那种“莫名其妙起皮屑”的人。你有没有见过那种人,明明不干不燥,额头、眉心、鼻翼两侧却总是起一层白白的皮,轻轻一刮就像下雪一样?
这类情况常常是皮脂腺和真菌之间的战争。正常人皮肤上都有一些“常住菌群”,像马拉色菌这种,平时它安分守己,一旦身体炎症状态失控,它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疯狂增殖,引起脂溢性皮炎。
这类皮炎其实是一种“炎性皮肤病”,它背后往往藏着免疫系统的微妙变化。
有些人一紧张、压力一大,皮肤就发红、发烫,有时候甚至泛起一层微微的红斑,像喝了酒一样。这种反应,其实是交感神经和炎症反应之间的“联动”。
人在压力状态下,身体释放大量的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虽然是为了“应急”,但这类激素也会刺激皮肤血管扩张,加剧炎症反应。
长期的心理压力,其实会直接“点燃”身体的慢性炎症,而皮肤就是那块最先“冒烟”的地方。
还有些人,嘴唇总是干裂,哪怕天天喝水、涂润唇膏也不见好。其实嘴唇干裂不只是缺水,它也可能是营养不良和炎症反应的综合表现。
尤其是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时,嘴角容易发生口角炎,这是一种典型的炎症性病变。
特别是肠道吸收功能不好的人,哪怕吃得再多,营养也进不了身体,久而久之,皮肤就开始“报复性罢工”。
说到肠道,这可是慢性炎症的“大本营”。你可能不知道,70%以上的免疫细胞都在肠道,肠道菌群一旦失衡,不光肚子不舒服,皮肤也跟着遭殃。
有种皮肤病叫做“肠-皮肤轴”相关皮肤病,比如湿疹、银屑病,很多时候和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
你吃进去的每一口食物,都可能影响皮肤的状态——吃得多、吃得油,肠道菌群“炸锅”,炎症因子就满天飞,皮肤自然跟着出乱子。
也不是说皮肤一出问题就是炎症,但如果你发现皮肤老是出现一些“反复发作”的状况,比如老长痘、瘙痒、脱屑、红斑,而且对药膏没啥反应,就得注意是不是身体内部在“冒火”。
特别是那种脸色总是蜡黄、皮肤没弹性、毛孔粗大的人,往往是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的双重打击。这时候,再贵的护肤品也救不了你得先把身体里的“火”熄了才行。
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体内有火”?其实很简单,不是让你天天去抽血查C反应蛋白(虽然那个也挺准),而是多留意皮肤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不合时宜”的表现。
比如你换了季节还长痘、你睡够了还是起疹子、你吃清淡也老起皮,这些都可能是慢性炎症在用皮肤“打灯笼”提醒你。
那有人要问了,知道了这些,有啥用?该怎么“灭火”?这就得说回生活里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了。
比如吃饭这事,你别看一口炸鸡一口奶茶下去多爽,但你知道吗,这类高糖高脂的饮食会让肠道菌群失衡,促进促炎因子的分泌,直接加剧慢性炎症。
想吃得舒服又不“添火”,可以试试多吃点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燕麦、红薯、秋葵这些,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还能“喂饱”好的菌群,它们一高兴,炎症就少了。
再比如睡觉,很多人总觉得“我不困,我能熬”,其实身体不答应。长期睡眠不足会让皮质醇水平居高不下,这种激素本来是抗炎的,但一旦它分泌紊乱,就会变成“火上浇油”。
睡得晚的人,皮肤常常会出油、长痘、发黄,这不是迷信,是生理学的铁律。
还有个大家老忽略的——情绪。你焦虑、你压抑、你烦躁,身体就会自动进入“战备状态”,免疫系统被激活,炎症因子全上线。
这时候皮肤的屏障功能也会变差,抗氧化能力下降,炎症反应加剧。皮肤能不能好,除了看你用啥护肤品,更要看你心里舒不舒服。
皮肤这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它不是一块孤零零的布,而是你身体里最智慧的“喇叭”,它替你说话,只不过你平时没听清。
下次照镜子的时候,不妨多留意一下这张脸、这块皮,也许它正在告诉你身体里哪块地方着火了。
参考文献:
[1]李萌,张雪莲.慢性炎症与皮肤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24,31(04):560-564.
[2]王晓晨,刘玉,李丽.肠道菌群与皮肤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5,24(02):123-127.
[3]张倩,李志强.皮肤作为慢性疾病早期信号的研究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09):789-793.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皮肤学基础知识(人有没有炎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