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一叶
【写在前面】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为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努力营造“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浓厚氛围,激发奋进民族复兴伟业的精气神,笔者特意撰写【抗战胜利八十年】系列文章,今天推出第一篇:长城:千秋万代雄风扬

【抗战胜利八十年】(一):长城雄风万古扬
——品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初夏。也许上了年纪,习惯早睡早起,不到卯时鸡鸣,便披衣起床。伫立窗前,推开窗户,只见晨曦微露,霎时间,一缕凉风拂面,我不由深深吸气,顿觉神清气爽。
揿亮台灯,习惯地打开电脑,缓缓移动鼠标,浏览着当天的《人民日报》网页。忽然,一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使用说明”的消息映入眼帘。一帧由红黄白三种色彩有序搭配、协调和谐的标识图案,牢牢锁住我的目光,久久不愿移开。倏忽,我不仅惊叹于匠心独运的精妙设计,更为其中深长悠远的意蕴而回味不已……

何为标识?三国嵇康《声无哀乐论》:“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异号,举一名以为标识耳。”《辞海(第七版)》解释是,标识同“标志”,一作“摽识”,即用来标示识别的记号。
5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发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由巍峨的长城、舒展的橄榄枝、璀璨的光辉及数字“80”“1945—2025”五个元素构成。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意象,都凝结着岁月的厚重与时代的强音,交织着对未来的希冀与和平的憧憬;每一笔线条,每一抹色彩,都是对信仰的诠释,都是对英雄的致敬,都镌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都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基因……

于是,眼前的标识,我默默地凝视,久久地端详。那如虎踞龙盘、蜿蜒万里的长城啊,那似星辰点缀的烽火台,那好似旭日朝霞辉映、青松翠柏簇拥的城墙,不仅是一座气势恢弘的雄伟建筑,是一道巍峨壮观的地理屏障,是承载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更是镌刻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符号;那橄榄枝,寓含着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坚强决心;那光辉围合而成的胜利之门,寓含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景无比光明。

长城,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图腾
长城砖石的堆砌方式暗含深意:每块青砖相互咬合,外层砌石内填夯土,正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明朝修建居庸关时,曾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设计、以弱制强的智慧,在抗战中演化为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等灵活战术;山海关老龙头探入渤海,与嘉峪关戈壁遥相呼应,构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前有险阻,后有纵深”的战略思维,在抗战中发展为持久战理论;八达岭长城上的射箭孔,成为抗战期间抵御侵略的天然堡垒。如今,每当放声吟诵起一代伟人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诗句时,我们依然豪情满怀,斗志昂扬;每当开怀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总是心潮澎湃,热血贲张……

长城,一道同仇敌忾的坚强屏障
曾记否?1933年春天,喜峰口关隘的积雪尚未消融,宋哲元将军率领的第二十九军用大刀与日寇展开近身肉搏,刀锋过处血染征衣,虽五百柄大刀折损三百,却用血肉之躯守住了长城的尊严,令侵略者闻风丧胆;古北口战役,第十七军与日军血战七十昼夜,阵地反复易手二十三次,岩石上至今可见斑驳弹痕。
“一寸山河一寸血”。“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无论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军人还是普通百姓,四万万中华儿女不分地域、不分阶层,从东北抗日联军到南方新四军,从长城脚下的热血群众到海外的爱国华侨,团结一心,共同以血肉之躯抵御侵略者的铁蹄。从古长城垛口的硝烟到武汉会战的呐喊,从平型关大捷到台儿庄血战,从百团大战到滇缅公路的生死运输线,捷报频传长城关隘,血肉浸透城墙石缝。1938年武汉会战,十万民工用扁担箩筐在长江沿线构筑防御工事,再现了救亡图存的集体奉献;南洋华侨陈嘉庚组织的“南侨机工”穿越滇缅公路,用生命维系着抗战物资供给通道,三千余名华侨司机长眠在“现代南方长城”山水间。

长城,一座奋进复兴的时代坐标
如今,八十年过去,尽管风烟散尽,而抗战精神薪火相传。驻足新时代新征程回望,从居庸关云台元代六体文字碑到抗战烽火台,从大境门“大好河山”匾额到港珠澳大桥,长城的意象始终在迭代更新。长城啊,永远铭刻这样的真理:当十四亿人不畏强暴、勇于斗争,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逾越的钢铁长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宛如长城砖缝中那倔强生长的山丹丹花,总能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美丽的璀璨。

噢,我似乎读懂了,以长城为核心元素的标识,这方寸之间的艺术构思,哪是一个符号、一个图案、一组元素?分明是十四多亿中国人跨越时空的集体记忆,分明昭示的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决心和磅礴力量!
此刻,我抬眼向窗外望去,朝霞满天、旭日东升。蓦地,从远处传来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长城长》:“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太阳照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歌声是那样的赏心悦耳,歌词是那般意蕴深长,构成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精神图谱……诚如有识之士所言: “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军事的胜利,更是一场精神的涅槃!”
啊,长城长,家国情,千秋万代雄风扬!

【作者简介】本名宋元鸰,笔名宋一叶,曾用名宋元翎,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林中一叶》《摆渡心灵》《岁月当歌》《昨夜星辰》《致敬夕阳》五部散文集,多篇作品获国家级大奖。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长城的简介100个字(抗战胜利八十年一长城千秋万代雄风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