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写作背景介绍(唐诗佳作如林)

枫桥夜泊写作背景介绍(唐诗佳作如林)

计天悦 2025-10-02 系统 10 次浏览 0个评论

唐诗,是中国古诗的巅峰,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不止国人,就连邻邦日本人也折服、迷醉不已。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要说在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唐诗,不是李白、杜甫等名家的名作,而是张继的《枫桥夜泊》。

唐诗佳作如林,为什么《枫桥夜泊》被日本选入教科书、妇孺皆知?

晚清著名学者俞樾,门生众多,还被日本、朝鲜等国学者尊为“朴学”大师。

他在《新修寒山寺记》中写道:“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

清末文士俞陛云编撰的唐诗论著《诗境浅说续编》中也记载道:“然唐人七绝佳作如林,独此诗流传日本,几妇稚皆习诵之。”

可见《枫桥夜泊》在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后来它还被选入日本小学课本中。

而且,在日本的茶楼、民宿、酒店、拉面馆等公共场所,经常可以见到这首唐诗《枫桥夜泊》。

1930年(昭和五年),日本在首都东京附近的青梅县,仿建了中国苏州的寒山寺。

唐诗佳作如林,为什么《枫桥夜泊》被日本选入教科书、妇孺皆知?

这也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典型案例。

唐代诗人如云,佳作如林,千年绝唱举不胜举。随便找个小学生,也会如数家珍,摇头晃脑地连续背诵好多首。

《枫桥夜泊》的作者张继,只能算是唐朝的三四线诗人。他流传下来的诗作不多,《全唐诗》收录一卷,张继的作品仅有这首《枫桥夜泊》。

而且,自古人们对这首诗也有一些争议。

例如说“霜满天”的描写不符合自然景观,佛寺半夜敲钟不合常规,整首诗充满哀愁、不够正能量等等。

那么,偏偏为什么它在日本影响巨大呢?

唐诗佳作如林,为什么《枫桥夜泊》被日本选入教科书、妇孺皆知?

查阅、梳理史料,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枫桥夜泊》的美学意境

《枫桥夜泊》又名《夜泊枫江》,写作背景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苏州寒山寺时所写。

它描述了江南深秋夜景,同时也将羁旅之思、忧愁之情融入其中。

它充分描述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独清寥,被誉为中国古诗中写愁的代表作之一。

唐诗佳作如林,为什么《枫桥夜泊》被日本选入教科书、妇孺皆知?

其二,《枫桥夜泊》的文化背景

张继是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年间进士,宦海沉浮,终不得志。

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张继也不例外,诗作中也有显露。

唐朝诗选家高仲武评论张继的诗:“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

这首《枫桥夜泊》更是如此。

它有景、有色、有声、有情。

落月、啼乌、寒夜、满天霜、江枫、渔火、孤舟、异乡客、不眠人,加上城、寺、船、钟声,营造了意韵深厚的审美艺术情境。

景物有陆有水、有天有地、有静有动、有明有暗,对景物的描述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引人进入了一种意象疏宕、空灵旷远的心灵意境。

因而这首诗既有“道者风”,也蕴含“禅意”。这也正是被日本人推崇的主要原因。

唐诗佳作如林,为什么《枫桥夜泊》被日本选入教科书、妇孺皆知?

唐朝时,与日本往来交流密切,将大唐的诸多先进文化传播到日本。日本也效法唐制,推行革新。

日本先后派遣的众多遣唐使、留学生中,包括学问僧、音声生等。例如僧人空海、圆仁、味摩之等人,从唐朝带回日本大量佛学经文、器具。

唐朝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之邀,六次东渡,给日本带去了佛经,促进了中国文化以及佛教在日本的传播及兴盛。

巧合的是,《枫桥夜泊》中提到的寒山寺,与唐诗、佛教就有渊源。

唐代有位文人,科举屡试不第,就出家为僧。他隐居在天台山寒岩之中,称为“寒山子”。

他写的诗作通俗易懂,富有禅意,流传到日本后很受欢迎。

他曾在苏州市西枫桥镇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住过,因而此寺庙被称为寒山寺。

唐诗佳作如林,为什么《枫桥夜泊》被日本选入教科书、妇孺皆知?

寒山寺的宗教文化源流,加上张继诗作的“道者、禅意”,在《枫桥夜泊》中融为一体,备受日本佛学界推崇,进而流传到社会上广泛传播。

其三,唐朝皇帝的宠爱

传说唐武宗很喜欢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

他曾敕命京城第一石匠吕天方精心刻制了一块《枫桥夜泊》诗碑,还说以后要将其陪葬。于是他死后,此碑被置于陵墓地宫的棺床上首。

唐朝皇帝的推崇,使得崇尚汉文化的日本人对《枫桥夜泊》也尊崇有加。

唐诗佳作如林,为什么《枫桥夜泊》被日本选入教科书、妇孺皆知?

其四,后世历代名人传颂

唐朝之后,历代文化名士针对《枫桥夜泊》诗不断配以书画、写诗撰文,甚至题字刻碑。

例如北宋翰林院大学士王圭,明代名士文徵明、唐寅,明代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姚广孝,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学者俞樾、康有为,民国政治家及名士张继,以及现代艺术名家刘海粟、启功等。

这些作品,也使得张继的《枫桥夜泊》长期居于文化殿堂。

唐诗佳作如林,为什么《枫桥夜泊》被日本选入教科书、妇孺皆知?

其五,文化旅游传播

名僧寒山、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及历代名士的诗文、碑刻,使得苏州寒山寺成为当地乃至中国的一个文化旅游圣地。

人们到此地,在欣赏江南风景的同时,瞻仰历代名士的诗文、碑刻,领略《枫桥夜泊》的禅意。

寒山寺附近的乌啼山和愁眠山,也因《枫桥夜泊》而出名。

寒山寺当然也吸引了众多日本游客,慕名而来,络绎不绝。例如寒山寺举行的听钟仪式活动,慕名参加者就有很多日本人。

唐诗佳作如林,为什么《枫桥夜泊》被日本选入教科书、妇孺皆知?

于是,这首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渊源及积淀、意境深远、易懂易记诵的《枫桥夜泊》,在日本得以世代传播,群口称颂。

#历史冷知识##古史传奇#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枫桥夜泊写作背景介绍(唐诗佳作如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