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十个问题)

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十个问题)

应雁芙 2025-09-16 手机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目前,农村中小学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便是学校管理落后。尤其在理念、模式、方法、机制、评价等方面与城市学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十个问题

在调查研究分析农村中小学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可见农村中小学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十个突出问题,应当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之改进。以下是十大突出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1.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校普遍存在师资结构性短缺现象,音体美、英语等专业教师严重不足,部分教师需跨学科授课。教师流动性较大,优秀教师通过考试或调动流向城镇,偏远地区依赖临聘教师。教师老龄化突出。部分地区50岁以上教师占比超40%,难以适应新课改要求。

2. 办学经费资源匮乏。所拨公用经费不足不及时,生均经费难以覆盖冬季取暖、实验耗材等基本开支,部分学校负债较多,不少日常运行经费无法保证。不少学校硬件落后。实验室设备停留在"试管+酒精灯"阶段,计算机教室设备老旧。撒胡椒面"式投入,导致专项资金被分散使用,使一些改造项目难以按时完成。。

3. 学校课程开设不全。不少学校主科挤占现象严重,毕业班综合实践、音乐课被语数外替代,每周1节科学课很难保证。校本课程形同虚设,乡村文化传承类课程因无师资沦为自习课。实验课程缩水,物理、化学实验以视频演示替代动手操作。

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十个问题

4. 学校管理简单低效。不少学校虽有各类规章制度(如教学常规、安全管理),但缺乏常态化监督机制,执行中“人情化”“随意化”现象普遍,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5. 学生管理关怀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占比高,部分学校以“不出事”为管理目标,侧重纪律约束(如强制统一行为规范),但对学生情感需求、心理健康、成长困惑的关注和疏导严重不足。

6. 家校协同育人失效。家校社沟通渠道单一,仅依靠微信群通知,留守儿童家庭信息接收率仅60%。教育观念存在冲突,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辍学率有所反弹。家长学校流于形式,教育缺乏合力。

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十个问题

7. 教师发展受限滞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机会不均,县级培训名额多被中心校占据,村小教师多年未参训。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包班制导致教师日均工作时间超10小时。晋升通道狭窄,高级职称指标向城区倾斜,农村中小学教师占比过低。

8.教研教改流于形式。领导教师缺乏教研教改意识,教研组织机构形同虚设,教研制度不健全,活动不经常不规范。教师教学手段方式老一套,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教学质量低下,家长学生有意见。

9.学校数字化应用滞后。一些学校设备闲置,"智慧课堂"设备因网络带宽不足无法使用。教师技术能力弱,45岁以上教师80%不会使用在线教学平台。

10.学校文化建设缺失。校园文化多停留在“贴标语、挂展板”的表面形式,未形成基于乡村特色、学校历史的精神内核;师生缺乏共同的价值认同,校园凝聚力、向心力不足。

农村中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关注,并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现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十个问题)》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