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当爹妈的,哪个不是一边焦虑鸡娃,一边又怕把孩子逼废了。
说白了,教育的核心就一条:别总想着当个完美的“教练”,先当好一个情绪稳定的“后盾”。
所有教育技巧的大前提,是孩子愿不愿意跟你说真话。
关系不好,你说的全是噪音。
天天盯着成绩、缺点,不如每天花十几分钟,啥也不干就听他叨叨学校里的破事,不评价,不给建议,就听着。
让孩子觉得,家是犯了错也能回来的地方,而不是另一个审判庭。
很多人把“立规矩”和“控制”搞混了。
规矩是帮孩子了解世界运行的边界,不是满足家长的控制欲。
让他自己承担后果比吼一顿有用得多。
房间乱得找不到东西?
那就让他自己迟到一次。
这叫体验,不叫惩罚。
还有,现在孩子的问题,一半都跟手机有关。
堵是堵不住的,不如早点教他怎么用。
什么是网络霸凌,怎么保护隐私,看到不舒服的内容该告诉谁。
教会他游泳,总比禁止他靠近水边要靠谱。
夸孩子也得讲究。
别总说“你真聪明”,这话等于告诉他,事情搞砸了就是因为“你不聪明”。
多夸努力的过程,“你为了这个模型花了好多心思啊”,这才是培养抗挫折能力的根本。
让他明白,失败是过程的一部分,不是他人格的污点。
家长自己也得喘口气。
没人是天生的教育家,承认自己会累、会烦、会做错,没什么丢人的。
对自己宽容点,孩子才能学会对自己宽容。
说到底,教育不是流水线生产。
最好的教育,就是提供一个足够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敢于去探索、敢于去试错,知道无论怎样,身后总有人接着他。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