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是什么节(29日重阳节)

九月初九是什么节(29日重阳节)

泰发 2025-10-18 手机 3 次浏览 0个评论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29日重阳节,记住“3习俗,2注意,1不吃”,家人安康一整年

今年的重阳节就在10月29日,重阳节由来已久,渐渐地也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习俗,和一些约定俗成的禁忌。下面就来跟大家聊聊关于重阳节的讲究:谨记“3习俗,2注意,1不吃”,尊重传统,为家人祈福,祝愿安康长寿,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3习俗

1、登高望远

重阳节正值天高气爽的秋季,非常适合登高望远,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也是“辞青”,与三月“踏青”相对应。重阳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重阳节登高“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29日重阳节,记住“3习俗,2注意,1不吃”,家人安康一整年

2、赏菊饮酒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赏菊也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29日重阳节,记住“3习俗,2注意,1不吃”,家人安康一整年

3、佩插茱萸

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越地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29日重阳节,记住“3习俗,2注意,1不吃”,家人安康一整年

2注意

1、注意饮酒适量

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是自古流传下来的重要习俗之一。但是在饮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量即可,不能贪杯。因为酒精摄入过多,会对我们的肝脏造成很大的负担,而且也会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要注意。

29日重阳节,记住“3习俗,2注意,1不吃”,家人安康一整年

2、注意登高安全

秋高气爽,非常适合登高望远,但是重阳节前后,早晚的温差比较大,而且山上往往风比较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带好厚衣服。另外登高的过程要量力而行,如果遇到陡峭的地方,一定要谨慎慢行,注意脚下安全。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安排。

29日重阳节,记住“3习俗,2注意,1不吃”,家人安康一整年

1不吃

1、不吃梨

在重阳节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不吃梨,或者少吃梨。首先是因为梨的生长季节,这个时候的梨虽然大量上市,但是品质并不是最佳,保存到现在的梨,水分和营养都流失了不少。另外梨子属于寒凉性质的水果,秋季讲究防秋燥,但是也不能忽略保暖,所以这个时候不适合吃太多寒凉的食物。而且重阳节是敬老节,在节日里讲究团团圆圆,而“梨”与“离”谐音,所以在这样一个敬老爱老,家人团聚的节日里,是不适合吃梨的,我们要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纳祥。

29日重阳节,记住“3习俗,2注意,1不吃”,家人安康一整年

重阳节将至,这些传统习俗和讲究不妨了解一下,为家人祈福,祝愿安康长寿。

29日重阳节,记住“3习俗,2注意,1不吃”,家人安康一整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九月初九是什么节(29日重阳节)》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