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共勉的是——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
我们是否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为已经发生的错误懊悔不已,为还未发生的事焦虑不安?到最后发现,大部分的担忧根本就子虚乌有。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抗焦虑的“行动指南”。它不讲空泛的道理,只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今天,我就把我总结的心得分享给大家。
一、认清我们的敌人——焦虑到底是什么?
本书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烦恼很少来自真正的“当下”,而是源于两个地方:一个是对过去无法改变之事的“悔恨”,另一个是对未来尚未发生之事的“恐惧”;
就好比我们开着一艘船,却同时为已经驶过的航道和远未到达的彼岸而担心,唯独没有专注在眼下正在行驶的这片海面。譬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所以,战胜焦虑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会 “活在独立的隔舱里” 。已经驶过的航道(过去)无法挽回,不必谏悔。远未到达的彼岸(未来)可以去追求(而不是担忧)。最关键的是要醒悟到当下(今是) 才是正确的。轮船有防水隔舱,保证了它的安全。我们的人生也一样,只有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隔开,全力过好每一个独立的今天,我们的人生航船才能行稳致远。
二、战胜焦虑的四大黄金法则(行动指南)
那么,具体该怎么操作呢?书中给出了四个非常具体的方法。
法则一:【分析焦虑,揭开恐惧的面纱——万能公式】
当你感到一股焦虑涌上心头,请立刻问自己三个问题:
“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把它想清楚,然后写下来)
“如果我必须接受它,那就做好接受它的准备。” (这是一种心理建设,让你学会坦然)
“然后,镇定地想办法去改善这个最坏的情况。” (思考解决方案,人类的内动力就是一旦开始思考,那么焦虑就变成了动力)
(这样的例子,想必大家生活中都有很多,可比如“担心项目搞砸”、“担心面试失败”等等)
法则二:【停止空想,用行动取代焦虑】
保持忙碌:行动是治愈焦虑的良药。当你忙起来,专注于一件事时,焦虑自然就没了立足之地。
别为琐事烦恼:心里问自己一句:“一年后的今天在回想这件事是否还重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它就不值得你此刻为之烦恼。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如果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比如天气、交通、别人的看法,那就对自己说:“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 不与事实对抗,是内心强大的开始。
法则三:【培养平和快乐的心境】
心态决定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心怀感恩:每天睡前,想想今天做了什么值得感恩的小事(一件即可)。这是最简单却最有效的快乐训练方法。
不指望他人感恩:付出是因我们自己的意愿,而非强制,如果我们总期待得以回报,那失望和烦恼就会随之而来。
做你自己:“嫉妒是无知的,模仿无疑自杀”。你的价值在于你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
法则四:【保持充足的精力,防止疲劳】
焦虑和疲劳总是结伴同行。疲惫的身体更容易滋生消极的情绪。
主动休息:在你感到疲惫的时候,起身走两步、看看窗外的风景或者小憩一会儿,适当的休息远胜于连续工作后的昏睡。
学会放松:工作时,有意识地放松你的肩膀、额头、手指。身体的放松会带来心境的平和。
三、金句共勉
“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事,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 —— 这是“今日隔舱”理念的完美诠释。
“能接受既成事实,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 这是一种巨大的智慧和力量。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 这是这个时代最需要警惕的陷阱。
卡耐基的智慧归根结底是一句话:我们无法控制风向,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船帆。
我们决定不了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但我们可以永远决定自己面对这些事情时的心态和反应。
这本书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做的。希望我们都能更好地安顿自己的内心,告别无谓的焦虑,真正地开始自己的生活,掌握属于自己的、平静而有力的生活艺术。
愿今后的人生路皆是坦途。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人性的优点是什么(人性的优点 告别焦虑)》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