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处理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1。
存货的主要分类
按经济内容分类:
原材料: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等
在产品:尚未加工完成的在制品
产成品: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合格入库的产品
周转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1
按存放地点分类:
库存存货:已验收合格并入库的存货
在途存货:货款已付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存货
加工中存货:企业正在加工或委托加工的存货1
会计处理方法
存货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
初始计量:按成本计量,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发出计价: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
期末计量: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
判断存货合理性的关键指标
基础财务指标
指标 计算公式 合理范围
存货周转率 营业成本 ÷ 平均存货余额 制造业3-6次/年,零售业10-15次/年5
存货周转天数 365 ÷ 存货周转率 越短越好
存货/营业收入 存货期末余额 ÷ 营业收入 理想<20%,最好<15%6
存货/流动资产 存货 ÷ 流动资产 一般20%-50%17
账龄结构分析
健康的结构应满足:
0-30天:占比>60%
31-60天:占比<20%
61-90天:占比<10%
超过90天:占比<5%8
行业特性指标
供应商集中度:单一供应商占比不宜超过20%
采购物品特性:特殊定制材料通常需要预付款,大宗商品一般不需要
合同条款匹配:存货水平应与合同约定一致
行业参考标准(2025年)
行业 存货/营业收入 存货周转率(次/年) 特点
制造业 15%-25% 3-6 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占比较高
零售业 <15%15 10-15 周转快,存货比例低
建筑工程 20%-40%13 1-3 项目周期长,材料设备存货高
房地产 25%-35%14 2-4 土地款、工程存货占比大
白酒行业 - - 2025年上半年58.1%经销商库存增加21
截至2025年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数据:
广东省:24911.5亿元,占全国14.46%
江苏省:23037.7亿元,占全国13.37%
浙江省:占比9.87%20
监管要求与披露规范
证监会披露要求
重要性标准:需披露重要性标准确定方法和选择依据
会计政策:需结合自身情况披露确认原则、计量方法及依据,不得照搬会计准则
减值情况:需披露重要资产的减值情况、减值过程中使用的关键参数及确定依据
存货明细:需披露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发出计价方法等
财报披露内容
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
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跌价准备计提情况
用于担保的存货账面价值
风险警示信号与典型案例
财务异常信号
异常增长:存货增速持续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比例过高:存货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行业正常范围
账实不符:账面库存与实际盘点存在差异超过15%
周转率下降:存货周转速度明显放缓
现金流背离:存货增长与经营活动现金流不匹配
典型案例警示
紫鑫药业案:2013-2021年连续虚增存货近60亿元,审计机构中准会所被罚没464万元
广州浪奇案:5.72亿元存货"离奇失踪",涉及虚假仓储合同
诺泰生物案:上市首年即财务造假,被处以4740万元罚款
思尔芯案:通过虚构销售虚增收入1536.72万元,占当年营收11.55%
综合分析框架
纵向比较:分析企业自身历史数据变化趋势
存货的绝对额变化
占资产/收入比例的变化
周转率的变化趋势
横向比较: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及优秀企业对比
比较周转率、账龄结构等关键指标
关注偏离行业均值20%以上的指标
商业逻辑检验:
存货水平是否与业务规模匹配
供应商关系和采购政策是否合理
行业特性是否支持当前的存货规模
现金流验证:
存货增长是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匹配
是否存在"纸面富贵"(利润增长但现金流恶化)
披露质量评估:
是否完整披露存货对象、账龄及核销情况
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准则规定
重大事项(如大额存货)是否及时公告。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存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上市公司存货金额合理性判断指南 存货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处理)》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