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之书,融楷隶行于笔墨,纳诗画魂于纸间。观此十九幅佳作,或纵恣行书显风骨,或精巧题跋映画韵,载体各异却皆见匠心,尽显其突破古法的艺术灵性,堪为清代书坛瑰宝。
——题记
清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阶段,前期延续晚明书风,后期风格多样。著名书法家如王铎、傅山等推崇晚明新风,赵孟頫的行书影响深远。隶书方面,王澍等人风格独特。帝王书法也颇具特色,如康熙的清秀、乾隆的清丽。清代书法展现了古典与创新的交融。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代著名书法家石涛书法作品。
石涛(1642-1707),清代绘画巨匠,本名朱若极,广西全州人,靖江王后裔。幼年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号苦瓜和尚、大涤子。半生云游卖画,晚年定居扬州。其山水画早年疏秀明洁,晚年恣肆淋漓,独创“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理念;花卉清逸生动,人物古朴生拙。兼工书法诗文,行楷融入隶法,风格天真散逸。
石涛工书法,行楷掺隶法,含六朝造像记笔意,用笔不拘成法,字形参差、正欹错落,笔墨古朴遒劲、天真烂漫,与郑板桥 “六分半书” 异曲同工,隶书亦散朴有致,尽显独特艺术风貌。
代表作品有:《楷隶行三体杂录卷》《楷隶行三体杂录卷》《小楷道德经册》《石涛书道德经翁方纲跋》等。
清代画家石涛《楷隶行三体杂录卷》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楷隶行三体杂录卷》纸本,纵93厘米横24厘米,中国台北故宫藏。融楷隶行三体,尽显其书法巧思,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
清代画家石涛《楷隶行三体杂录卷》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楷隶行三体杂录卷》局部,纸本材质尽显墨色层次,楷隶行三体交错自然,笔意古朴遒劲,细节见其书法巧思,为台北故宫藏珍品的精彩片段。
清代画家石涛《小楷道德经册》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小楷道德经册》纸本楷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纵29厘米横31.7厘米。钤 “罗聘” 印,笔意精谨雅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其小楷佳作。
清代画家石涛《石涛书道德经翁方纲跋》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石涛书道德经翁方纲跋》前幅页,纵 29厘米横31.7厘米,为苏斋藏本,有晋康、黄彭年题识,现藏信息明晰,尽显文献价值。
清代画家石涛《石涛书道德经方纲题》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石涛书道德经方纲题》前幅页,纵 29厘米横31.7厘米。猿子相随学种松。双幢入定是何峯。五千言诵澜翻熟。雲送前湾过水鐘。石涛自画种松图。甲寅冬(1794年)自题於昭亭双幢下。两峯為摹於涛书老子册前。戊午四月(1798年)方纲题。
清代画家石涛《道德经正文》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道德经正文》,纸本楷书,纵 24 厘米、横 12.7 厘米,钤 “大本堂”“清湘老人” 印。前有翁方纲乙卯(1795)题观石涛画竹感,后有其癸卯(1783)述石涛生平,记获此册缘由,兼具艺术与文献价值。共45幅,上传两幅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自题山水真迹册》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自题山水真迹册》纸本行书,纵15厘米横42.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钤有 “法门”“原济” 二印,是其行书艺术的典型之作。
清代画家石涛《诗书画三绝卷》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诗书画三绝卷》纸本隶书,纵20.3厘米横122.6厘米,1700年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款识:庚辰(1700年)夏日。叔夏年先生以佳什见赠。即倚原韵奉酬。誌不忘也。并求定正。兼正觉士名友诸同学。清湘弟大涤子济草。钤印:膏盲子济、清湘石涛、大涤堂。
清代画家石涛《记雨歌帖》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记雨歌帖》纸本,纵50厘米横30厘米,上海博物馆藏。作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属其晚年行书作品,尽显其书法成熟风貌。
清代画家石涛《赠高凤翰七言诗札》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赠高凤翰七言诗札》纸本,纵44厘米横27.6厘米,是其赠予高凤翰的珍贵诗札,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尽显其行书艺术风采。
清代画家石涛《行草书李白诗三首》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行草书李白诗三首》,以纸本创作,行草相间,笔意纵恣灵动,尽显其书法革新风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其融合诗与书的佳作。共12幅,上传两幅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行草致退翁尺牍》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行草致退翁尺牍》,以纸本写就,行草笔意洒脱自然,兼具书信的温润与书法的劲健,现藏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是其融实用与艺术的尺牍佳作。
清代画家石涛《行书扇面》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行书扇面》,以纸本为载体,适配扇面形制,笔意疏朗灵动,既显行书的古朴遒劲,又含扇面艺术的精巧,现藏上海博物馆,是其小品书法中的精品。
清代画家石涛《访陈定九诗楷书帖》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访陈定九诗楷书帖》纸本,纵38厘米横24.5厘米,1698年作,楷书笔致规整中见灵动,现藏广州美术馆,是其兼具诗意与书艺的代表作。
清代画家石涛《与八大山人札》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与八大山人札》纵18.7厘米横12.7厘米6幅,是其与八大山人交往的珍贵见证,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尽显文人书信雅韵。共六幅,上传两幅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观莲花峰诗帖》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观莲花峰诗帖》,以纸本行书书写,笔墨间尽显莲花峰山水意趣,笔势纵恣又不失雅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其诗、书、画意交融的佳作。
清代画家石涛《赠翁山诗札》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赠翁山诗札》,以纸本行书成篇,笔意洒脱遒劲,诗中寄寓情意,书法尽显其成熟风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其融情谊、诗韵与书艺的珍贵札帖。
清代画家石涛《客三槐堂诗页》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客三槐堂诗页》,以纸本行书书写,笔墨间暗含客居场景的意趣,笔势洒脱又显古朴,尽显其书法成熟韵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诗与书交融的珍贵作品。
清代画家石涛《赠哲翁诗卷》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赠哲翁诗卷》(局部),纸本行书,纵 29 厘米、横 270 厘米(全卷),局部笔墨洒脱古朴,尽显成熟书韵,现藏无锡市博物馆,是诗与书交融的佳作片段。
清代画家石涛《与哲翁二札》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与哲翁二札》,以纸本行书成篇,笔墨延续其洒脱古朴风格,与《赠哲翁诗卷》相呼应,目前藏处不详,仍为研究其书艺的重要资料。
清代画家石涛《行书扇面》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行书扇面》,纸本,纵 16 厘米横 45.5 厘米,钤 “清湘老人” 印,鉴藏印 “伯雄藏扇”,有题识致谢语,曾为大石斋主人唐云旧藏,尽显书艺雅韵。
清代画家石涛《题墨竹图》赏析
清代画家石涛《题墨竹图》,多以行书题跋配其墨竹画作,笔意纵恣与竹之劲节相映,或纸本为载,尽显诗书画交融之趣,是其文人画与书法结合的典型作品。
赏石涛十九幅书法,其风格灵动多变:行书纵恣洒脱,楷隶行三体交融见巧思,笔墨兼具古朴与劲健。技巧上善融诗书画意,题跋与画作相映,尺牍、扇面等载体皆显匠心,尽显其突破窠臼的艺术风骨,令人叹服。
赏名家书法,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清代石涛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书法赏析(笔落惊鸿清代石涛十九幅经典书法作品深度赏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