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清晨起床,当你穿上鞋子迈出家门,是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让你能够自如地行走;在公交车上,是手与扶手的摩擦力,让你稳稳站立。
看那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汽车能够在短时间内减速并停止,这背后的功臣也是摩擦力。通过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剧烈摩擦,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让快速行驶的汽车平稳停下。可以说,摩擦力在关键时刻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避免了无数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
一、什么是摩擦力?
从科学定义来讲,摩擦力是指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单位是牛顿,简称 “牛”,符号是 “N” 。它的方向始终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是摩擦力最核心的特征,理解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摩擦力的关键。
根据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和物体的性质,摩擦力主要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静摩擦力:当你尝试推动一个静止在地面上的箱子,却没有推动时,箱子与地面之间就存在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作用力。它的大小会随着你施加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有一个最大值,一旦超过这个最大值,物体就会开始运动。
(2)滑动摩擦力:当你用力推动箱子,使其在地面上滑动起来,此时箱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即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对较为稳定,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大小基本保持一致。
如果用F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压表示压力大小,那么
F = u × F压
u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动摩擦因数会随着接触面材料、粗糙程度的改变而改变。
(3)滚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则是物体滚动时所受的摩擦力,比如汽车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属于滚动摩擦力。物体滚动时,接触面一直在变化着,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就是滚动摩擦力 。相比于滑动摩擦力,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通常要小很多,这也是为什么车轮大多设计成圆形,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小阻力,使车辆行驶更加轻松和高效。
二、摩擦力从何而来?
从微观层面来看,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即使表面看起来光滑平整,在显微镜下也能发现它们其实布满了微小的凸起和凹陷。这些微观的不平整使得物体在接触时,表面的微小凸起会相互嵌入,形成一种 “咬合” 状态 。当试图让物体相对运动时,就需要克服这种 “咬合” 产生的阻力,这便是摩擦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也对摩擦力的产生有着重要贡献。当两个物体紧密接触时,分子间会产生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会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从而表现为摩擦力。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两个非常光滑且干净的金属表面相互接触时,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会更加明显,摩擦力也会相应增大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接触面粗糙程度、正压力和材料性质。接触面越粗糙,微观凸起和凹陷就越多,相互 “咬合” 的程度就越深,摩擦力也就越大。就像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滑倒,而在粗糙的水泥地面上行走则更加稳定,这就是因为冰面的粗糙程度远低于水泥地面,所产生的摩擦力较小 。
正压力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也很显著。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正压力越大,物体间的相互挤压就越紧密,微小凸起相互嵌入的程度也会加深,进而摩擦力增大。想象一下,推动一个空箱子和推动一个装满重物的箱子,装满重物的箱子对地面的正压力更大,推动时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也就更大,因此会感觉更费力 。
材料性质同样不容忽视。不同材料的原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导致它们之间的摩擦特性也有所差异。例如,橡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所以汽车轮胎通常采用橡胶材质,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确保行驶安全;而在一些精密机械中,为了减小部件之间的摩擦,会选用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如在轴承中使用的特殊合金 。
三、生活中的摩擦力:不可或缺的存在
(一)日常出行中的摩擦力
日常出行中,摩擦力的身影随处可见,它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就拿人走路来说,当我们向前迈步时,脚会向后蹬地,此时地面会给脚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与人对地面施加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是依靠这个向前的摩擦力,我们才能获得前进的动力,实现平稳的行走 。
再看看汽车的行驶,摩擦力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汽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存在着摩擦力,这是汽车能够启动、加速、转向和制动的关键。当汽车启动时,发动机通过传动系统将扭矩传递到轮胎上,轮胎在与地面的摩擦力作用下,产生向前的驱动力,推动汽车前进 。
汽车转向时,同样依赖摩擦力。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轮胎的方向发生改变,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会产生一个侧向力,使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图改变行驶方向。如果摩擦力不够,汽车在转弯时就容易发生侧滑,偏离预定的行驶轨迹,从而引发危险 。
(二)生活小物件里的摩擦力
除了在日常出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摩擦力在生活小物件的设计中也有着巧妙的应用。许多生活小物件通过独特的设计来增大摩擦力,以实现特定的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以塑料瓶盖上的竖纹为例,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数塑料瓶的瓶盖表面都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这些竖纹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当我们拧开瓶盖时,手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力是我们能够拧动瓶盖的关键。瓶盖表面光滑时,手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拧开瓶盖会比较费力,甚至可能因为手滑而无法拧开 。
而竖纹增加了瓶盖表面的粗糙程度,根据摩擦力的原理,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这样一来,当我们用手握住瓶盖拧动时,手与竖纹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增大,使我们能够更轻松地拧开瓶盖 。
四、摩擦力有利也有弊
(1)有益的摩擦力
在工业生产中,传送带是一种常见的运输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食品加工车间到电子产品生产线,再到物流仓库,传送带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之所以能够高效地完成物料的输送任务,关键就在于利用了摩擦力。
以食品加工车间为例,在面包生产线上,刚出炉的面包需要被输送到包装区域。传送带的表面通常采用具有一定粗糙度的橡胶材质,当面包放置在传送带上时,面包与传送带之间会产生摩擦力 。驱动装置带动传送带运转,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面包会随着传送带一起向前移动,顺利地从烘焙区被传送到包装区,整个过程快速而稳定 。
在体育运动领域,摩擦力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许多运动项目都依赖于运动员与运动器材、场地之间的摩擦力来完成各种动作,实现竞技目标 。
比如在篮球比赛中,篮球鞋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摩擦力的因素。篮球鞋的鞋底通常采用橡胶材质,并且设计有复杂的花纹。这些花纹不仅增加了鞋底与地面之间的粗糙程度,还通过独特的形状和布局,提供了不同方向的摩擦力 。在球员快速奔跑、急停、变向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为球员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抓地力,使球员能够灵活地改变运动方向,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滑倒受伤的风险 。
再看攀岩运动,攀岩者能够在陡峭的岩壁上稳步向上攀爬,靠的也是摩擦力。攀岩鞋的鞋底采用了特殊的橡胶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高摩擦系数,能够与岩石表面紧密贴合,产生强大的摩擦力 。攀岩者在攀爬过程中,通过调整脚部的姿势和用力方向,巧妙地利用鞋底与岩石之间的摩擦力,使自己能够稳稳地站立在岩壁上,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摩擦力就像是攀岩者与岩壁之间的隐形纽带,为他们挑战极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
(2)有害的摩擦力
尽管摩擦力在许多情况下对我们有益,但在一些场景中,它也会带来诸多负面问题,其中在机械运转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各类机械设备中,如发动机、机床、齿轮箱等,零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助于机械
的正常工作,但过多的摩擦会导致机器零件的磨损。以汽车发动机为例,发动机内部的活塞在气缸内做高速往复运动,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存在着滑动摩擦。随着发动机的长时间运转,这种持续的摩擦会逐渐磨损活塞和气缸壁的表面,使其表面粗糙度增加,配合精度下降 。
这不仅会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导致动力输出减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故障,如漏气、烧机油等,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据统计,在因机械故障导致的设备损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零部件的磨损引起的,而摩擦力则是造成磨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
同时,摩擦力还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在机械运转过程中,为了克服摩擦力,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以工厂中的大型机械设备为例,由于设备体积大、运转部件多,摩擦力产生的能量损耗相当可观。据相关研究表明,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因克服摩擦力而消耗的能量占总能耗的比例可达 10% - 30%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与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背道而驰。
为了减小有害摩擦力,使用润滑剂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在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件之间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可以在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将原本直接接触的固体表面隔开,从而大大减小摩擦力 。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的曲轴和连杆之间、齿轮箱的齿轮之间,都需要定期添加适量的润滑油,以减少摩擦,降低磨损,提高机械效率 。
安装滚动轴承也是减小有害摩擦力的重要方法。滚动轴承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因为滚动摩擦的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所以能够显著减小机械设备运转时的阻力 。在各种电机、机床、车辆等设备中,滚动轴承被广泛应用。例如,汽车的轮毂轴承采用滚动轴承,使得车轮能够更加顺畅地转动,减少了能量损耗,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
五、结语
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多多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思考生活中的奥秘,开心过好每一天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摩擦力怎么求(生活中常见的力摩擦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