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点进你朋友圈,十张照片里就能摸清你家底细,这功能微信默认开着没人管
午休刷手机,随手点开一个陌生头像,十条动态排得整整齐齐。
孩子学校大门、小区门禁、新买的车钥匙,连几点出门遛狗都标得清清楚楚。
这不是电影桥段,是微信里真实存在的默认开关。
很多人以为朋友圈只对好友开放,其实后台早就留了一道缝。
设置路径藏得深,路径是:我-设置-隐私-朋友圈-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
系统默认打钩,九成用户没发现。
只要没关,任何人点你头像就能看最近十条,不加好友也行。
去年十月,杭州一位全职妈妈连发三天带娃逛商场的定位。
第四天下午,家里被撬,首饰现金一扫光。
监控拍到嫌疑人一路尾随,从商场跟到地库,再跟到小区。
警察问话时,嫌疑人说就是在朋友圈看到定位,知道家里白天没人。
这案子不是孤例。
上海浦东警方统计,2023年通过社交媒体踩点的入室盗窃占比28%,比前年涨了一倍。
作案时间集中在工作日白天,目标多是晒娃、晒包、晒旅游的家庭。
嫌疑人交代,朋友圈定位比地图导航还准,连小区侧门都标得明明白白。
微信还有几个默认开关同样危险。
添加好友验证如果关掉,附近的人、摇一摇、群聊里的陌生人都能直接加你。
朋友圈可见范围默认全部,新加的好友能翻到你三年前发的动态。
这些设置都在隐私菜单里,花两分钟能全关。
有人觉得关了朋友圈就没意思,其实可以设成三天可见。
既保留分享乐趣,又避免信息裸奔。
定位功能也能单独关,发照片时记得点掉地址。
孩子正脸照尽量别发,侧脸背影也尽量避开校服校徽。
晒礼物时把价签快递单打码,别给有心人算家产的机会。
数字时代,隐私就是安全线。
朋友圈不是日记本,是公开广场。
每发一条动态,等于向广场投放一张宣传单。
控制投放范围,是成年人该有的自觉。
今天花两分钟检查设置,明天可能少一次心惊肉跳。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微信附近的人如何加好友(微信这个设置不关闭)》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