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柿互动 记者 胡信昌 通讯员 查蒙 李俊元
心理学,到底是文科还是理科?它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当下最前沿的研究有哪些?由浙江大学与都市快报联合主办的“解密浙大王牌专业”系列活动第三场,近日在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举行。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副系主任陈辉教授,为同学们带来题为“心之所向,智之所及——心理学与未来科技的共生奥秘”的讲座。
心理学,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个熟悉又陌生的专业。提到心理学,大家就会想到心理咨询、弗洛伊德,但心理学远远不止这些,陈辉的讲座颠覆了很多学生的传统观念——心理学也可以非常硬核,脑科学、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领域等硬科技都跟心理学有密切联系。讲座吸引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赢得了阵阵掌声。现场有同学说,今天才了解到心理学这一学科领域竟如此深奥,他计划将来攻读此专业。
浙大心理系门口为什么有架退役飞机?
浙大心理系大楼门口,摆放着一架飞机,这也是现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的“网红”打卡点。为什么心理学系门口会放着一架飞机? 陈教授介绍,这架飞机是浙大心理学系工业心理学方向的实验器材。
“大家都知道,飞机的驾驶舱有各种密密麻麻的按钮和仪表,这些设施跟工业心理学有很大的关系——按钮设计、座椅设计、操作界面设计、灯光设计,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方便飞行员安全快捷操作,背后都大有讲究。这需要工业心理学的专家,通过严密实验来确定。”陈辉说。
工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人跟机器交互过程中认知和行为的特点与规律,再运用这些规律指导机器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效率等。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系,有两位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位是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创建者、中国工业心理学创始人陈立教授。还有一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他曾担任浙大心理学系的系主任和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
心理学,与航空航天也相关
陈教授介绍,心理学,也与国之重器的研究相关。例如,近期浙大心理系有多个团队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项目。
“在太空失重环境下,人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科研人员既需要研究在失重环境下人们如何安全快捷地操作设备,同样也要对人在失重环境下的心理变化做研究。”陈辉教授介绍道。
除了上太空,心理学的研究也可以很接地气。例如,目前非常火的自动驾驶,其研究也离不开心理学科研人员的贡献。心理学科研人员通过模拟自动驾驶来研究人与自动驾驶设备之间的协同问题,比如,人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建立、接管行为等。
心理学科研人员也在做一些很有意思的研究。陈辉说:“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借助能够追踪眼睛关注焦点的眼动仪,科研人员可实时研究不同情况下,人的注意力重点。用户体验师能够通过像这样的眼动研究,追踪人的注意力,从而指导产品界面设计和优化,这也是心理学重要的就业方向之一。”
人们喜欢刷短视频,也与心理学有关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心理学也与脑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目前,很多新技术在无创伤的条件下就可以研究大脑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如脑电、近红外、核磁、经颅磁刺激等。心理学家通过关注人大脑内部的结构功能,能够研究人的各种行为背后的脑机制,这个方向被称为认知神经科学。
“现在心理学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脑电帽采集脑电信号,然后通过解码脑电信号来解读人类的意图,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指令,实现一定程度的意念控制。这为脑机接口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陈辉说,“除了解读大脑,科研人员甚至还可以操控大脑。例如,借助神经调控设备,如经颅磁刺激(TMS),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刺激大脑的某个部位,来改善人的认知(如注意力、记忆力)和情绪。实际上,众多研究发现,TMS调控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症的情绪,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陈辉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短视频的原因——研究发现,长期观看短视频会显著影响大脑,从而使人的控制力下降,对短视频成瘾。
心理学,让人工智能更有温度
陈辉说,从历史上看,心理学与目前特别火爆的人工智能(AI)是协同发展的。从早期的有关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研究,到人工神经网络、强化学习和行为主义、贝叶斯模型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和人工智能的实践一直携手并进。多位获得诺贝尔奖/图灵奖的顶级人工智能专家都具有心理学的教育和科研背景。
如何让AI像人类大脑一样高效、低能耗,拥有人类高级思维和推理能力;如何让冷冰冰的AI具备情绪情感, 让AI更加有温度等;这些都需要大量心理学的研究。
心理学正迎来发展的最好时刻
陈辉教授还介绍了浙大心理学科的历史和当前人才培养情况。浙大心理系历史悠久,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末,是国内最老牌的心理学院系之一,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目前,浙大心理系正围绕“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强化心理学与脑科学、人工智能等交叉融汇,依托浙大竺可桢学院,开设了拔尖创新特色班“心理学求是科学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叉创新性的心理学顶尖科学家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陈辉教授最后归纳总结:“心理学是文理交叉的学科,是连接人文与科技的桥梁。它可为科技赋‘心’,为人文赋‘理’。为科技赋心,指的是心理学可以通过解析人类认知、情感与伦理需求,赋予技术理解人性、服务人性的 ‘温度’;为人文赋理,说的是心理学可以使人文摆脱经验主义的模糊,以实验、数据和模型为人文现象建立可观测、可推演的‘理性刻度’。一百多年来,心理学正迎来发展的最好时刻。”
责任编辑:胡信昌 审核:邹滢君 岳海智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心理学就业方向(心理学是文科还是理科)》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