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公务员这事都有滤镜,觉得进去就是铁饭碗、手里有权力,今天聊一聊公务员的真实生态到底啥样,再说说进了体制里收入和升迁的实在情况,最后再补点想考公的人该知道的干货,都是你可能没听过的实在话。
咱先算笔账,国内严格意义上的公务员有800多万,14亿人摊下来,差不多170个人里才出一个。再说说领导的比例,一个领导带三个兵,科长管三个科员,处长管三个科长,这么一层一层算下来,“光棍比”(就是非领导和领导的比例)大概4.5:1,摊到总人口里,1000个人里你都未必能见到一个领导。
因为科长已经是最低级的领导了,你想他手下的科员能有啥权力?说白了,80%的公务员就是没权力的普通人,别瞎想啥“权力变现”,根本不现实——领导也不是活菩萨,企业里领导压榨员工,体制内也一样,大家都是普通人。
再说说部门构成,800多万里公检法占了200万,公安又是大头,所以你平时逛街能看着警察;法院才30多万人,一年要办3000多万个案子,平均一个法官一年得结100多件,就算全年不休息,三天也得办一个,这就是为啥老百姓打官司难——人少案子多,实在忙不过来。
剩下的大头是海关、税务、各种监督局,看着光鲜,其实不少是体力活,比如海关查货、税务收申报,都是刚需,少了哪个国家运转都费劲。还有咱国家的四套班子——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里面部门多到你数不清:党委这边有纪检、组织、宣传这些核心部门,还有党校、网信工委这种直属的;
政府那边更杂,发改委、财政、民政、人社都是重头戏,还有国资委、医保局、统计局这些直属的,中央层面甚至连烟草、铁路、邮政都算在里头,再加上参公的政监、气象,执法的消防、森林,你说哪个能随便砍?
之前总有人说“公务员太多了”,咱对比下国外——人家说公务员2300万,但里头算上了中小学教师,咱国内教师是“公益一类”,光这个群体就1800多万,还有医护、官媒1200多万。
真要按同样口径算,咱狭义公务员加教师有2600多万,比美国多10来个点,但咱人口是人家4.5倍啊,而且人家城镇化率都95%了,咱才60多,离平均线还差20个点,所以未来公务员数量其实还有增加空间。
但别觉得这是好事——现在行政支出已经连砍四年了,站在财政角度叫“压缩行政开支”,落到公务员头上,那就是收入里能灵活调整的部分在缩水。
先讲收入,记个重点——公务员收入是“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基本工资是全国统一的死数,分两块: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职务分领导和非领导,领导从副科到国家级正职共10级,非领导从办事员到巡视员8级,最低的办事员职务工资不到600,最高的国家级正职也不到8000;级别工资更细,27个等级,每级最多14档,定档要看你职务、工龄还有学历,比如本科刚入职和硕士刚入职,级别档就不一样。这就是为啥叫“死工资”——动不了,涨得也慢。
然后是津贴,说白了就是额外给的补贴,按理该全国统一,但前几年地方乱发的情况特别多,纪检一年通报800多条违规,光违规发津贴就有200多条,现在查得严了,才算规范下来。
津贴分工作津贴和生活津贴,合称“阳光津贴”,跟岗位直接挂钩:比如公安要出警执勤,就有警衔津贴;下乡的公务员条件苦,就有下乡津贴。地方不一样钱也不一样,北京一个科员一个月能有2-3千,到河北就只剩1-2千,定了之后轻易不改。
补贴跟津贴不一样,是补日常消费的,地方能自己决定停发,最受关注的就是房补和车补。房补最实在,房价越高补得越多,北京能到7000多,河北也就3000多——总不能让公务员睡大街吧?基本工资又不动,房补就是帮着扛住房压力的。车补看级别,科员一般一个月几百块,也是固定的。
奖金这块就灵活点,年终奖少则一万多,多则大几万,看单位业绩;还有精神文明奖、部门获奖,要是评上了,每个月能多拿几百到上千。
有些地方补充公积金特别高,比如天津能到30%,要是一个月工资5000,公积金就能有4000多——不过公积金只能买房用,提不出来,这点得清楚。
这么七七八八加起来,全国公务员年收入大概在5-20万,北上广深最高。别听人瞎传“灰色收入”,80%的人都在副科级以下,没那权力搞这些;就算想往上爬,科员升科长的比例,三个里未必能有一个,科长升处长也差不多,再往上更是万里挑一。
现在80后正是当打之年,离退休还有20年,岗位根本腾不出来,大部分人退休前能混个调研员就不错了——想靠这个发财?别想了,现在系统越来越严,预算卡得死,根本没漏洞可钻
还有想考公的朋友,别光盯着“稳定”俩字,有些干货得提前搞明白:先看门槛,大部分岗位要本科以上,35岁以下,这是硬规矩;专业卡得也严,比如税务要财会、法律,公安要刑侦、治安相关,要是学的冷门专业,能选的岗位没几个。
再看考试,不是随便刷刷题就能过的——行测考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这些,光常识就涵盖政治、法律、科技,数量关系更是不少人的坎;申论要写策论文、讲话稿,还得会分析材料,不是文笔好就行;要是报公安、银保监这些岗,还得加考专业知识,比如公安要考执法依据、案件分析,备考量特别大。
乡镇岗竞争小,但事多——要下乡、要值班,还得调解家长里短,要是吃不了苦,去了也难受。 还有入职后的坑,别以为进了体制就能躺平——基层要应付各种检查、填报表,机关里要写材料,加班是常事;而且很多岗位有服务期,得干满5年才能走,没到时间辞职,不仅档案会留记录,再考公务员可能都不让考,社保也得自己续,这些都得提前想清楚。
说白了,公务员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好有坏,没那么多滤镜。想清楚自己要啥——是图稳定、能接受慢节奏,还是想挣大钱、拼发展?别跟风瞎考,毕竟是一辈子的事,拎清楚了再做决定才不后悔。
#民生##晒图笔记大赛##公务员##上岸#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考地方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工作不好找就去考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