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修行的时候,认识一位从尼泊尔旅游回来的人,他在那边跟着一些僧侣修行,我和他聊天,发现他对禅的理解还是很有自己的一套,他说:按理佛陀和维摩诘居士应该是尼泊尔这边靠我们血统的东亚人。而不是现在的印度人。
我说:那说明我们中国的文化,确实和禅很亲近。
他说:是的,中国的文字,很契合禅,为啥呢,因为我们的文字一个字蕴含的意义非常广泛,禅本身在表达上,就不执着于一种固定的意思。所以这样的感觉,我们的中国文字恰如其分。
比如维摩诘居士的语录,用我们的文字翻译起来,既美又有意韵。
我问:维摩诘居士有句话: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说:
这个话第1句就让很多很多的修行人摸不着头脑。我们觉得修行不就是要去除烦恼吗?我们不是要解脱烦恼吗?为什么他说诸烦恼是道场?
道场是什么?道场是庄严肃穆。道场是充满了神圣的呀。所以维摩诘居士这一句话就让大家挠破脑袋。要知道在烦恼里面,那可是生不如死,我自己是有经验的,以前烦起来,那真的很痛苦很煎熬,感觉人生来一趟全是苦,在苦海里面天天沉沦,
烦恼让人觉得人生不值得,很多人在烦恼里面选择了结束自己,选择了自暴自弃。为什么烦恼还是个道场呢?在哪里能够有道场的感觉?
终极原因是因为我们把烦恼看着太重要了,烦恼来侵袭我们,我们就全然的全身心的承受,永远都不会跳出来去看待烦恼。烦恼到底是什么?烦恼是我们的感官结合外境所有事情的变化发展现象,然后投射到我们自我意识而产生的主观定义。
比如一根绳子的长度是5米,对于需要6米的人来讲就是烦恼,对于刚好用5米的人,他就是幸运。因此烦恼只不过是相对性的每一个人不同的暂时的因缘聚合。
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人世间的名利追逐,通通都能产生烦恼。是非善恶的区别,以及吃饭睡觉这种事,对每一个不同的人来说都有可能是烦恼。
所以烦恼它实际上是不确定的,它没有任何一种确定的固定性质可以存在。就像药一样。有一个故事说文殊菩萨钥要散财童子 去找世界上最好的药。善财童子到处找,找遍全世界也没办法找到。
文殊问他为什么?善财童子说我看世界上全都是药,因为每一种东西相对于另外一种东西,或者每一样事物相对于某一个人他都是对治的药,也可以是毒。
假如你懂得这些道理,你就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那么在这个时候烦恼就成了你的道场。而且是非常非常庄严的道场,是前所未有的庄严道场。
因此维摩洁居士说诸烦恼是道场,就是说所有的烦恼一切的烦恼都是我们的道场,都是我们修行的素材,都是我们修行的好去处,我们不应该抛弃他。也不应该害怕他。因为我们实实在在的,通过实相知道他了解他。不把他去区别执着。
当一切事物都不分别执着的时候,这就叫如实。
因此他说知如实故所以烦恼是道场。这句话是非常高明的修行心法,搞懂了受益无穷。
而众生又是道场是啥意思呢?众生是什么?众生是人是物是环境是自己是念头,什么都是。以心来说,众生就是境。境就是众生。
其实众生就是我们自性自心显现的所有的一切就叫众生。
因为有众生才有我在,没有我在就没有众生。
众生正是因为有我的心才能显现,可是众生对我们来说为什么又是道场,好像跟我们没什么相关呢。那是因为你把它区别分开了,你把自我和众生把自我和你的环境,把自我和他人都区分开来对待,所以你就陷入烦恼和区别当中。
假如你回到了一如一体,回到了那个不分别的平等心当中,那你就知道你和众生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无我,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句话都是说从众生里感悟出来的,无我不是说没有一个自我了,而是说没有任何一个固定的属性。
众生与我都没有固定的属性,都不过是因缘聚合的暂时现象。所以维摩诘居士说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
假如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能够在你的众生之中去修行,因为这一切的众生都是你的道场。其实这句话,也就是烦恼即菩提的意思。你想想,连烦恼都是菩提了,还有什么不是?那还要解脱个什么?
我听完他说的,沉吟半晌。
(本文为故事)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尼泊尔主要是尼泊尔人血统(尼泊尔神秘人维摩诘可能是东亚血统)》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