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夜喜雨》——杜甫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解析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赞美春雨,“知时节”将春雨拟人化,仿佛它知晓春天万物生长的需求,如期而至。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一步描写春雨的特点。“潜”和“细无声”生动地表现出春雨在夜间随着微风悄悄地滋润万物的情景,细腻地刻画了春雨默默奉献的品质。
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通过描写雨夜的景色,田野间的小路和天空都被乌云笼罩,只有江上渔船的灯火闪烁,从侧面烘托出春雨的细密和夜的宁静。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想象第二天清晨看到被春雨滋润后的花朵娇艳欲滴、饱满沉重的样子,展现出春雨过后生机勃勃的景象。
感悟
初读时,我们能感受到杜甫对春雨滋润万物的喜悦之情。春雨就像一位默默奉献的使者,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带来生机。再读时,我们会联想到生活中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他们如同春雨一般,在平凡中做着伟大的事情,不张扬却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珍惜大自然赋予的每一场甘霖,它是生命的滋养剂。
2. 《春雨》——李商隐
原文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解析
首联“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诗人在新春之际,穿着白色夹衣怅然卧躺,“意多违”奠定了全诗惆怅的基调,表达出一种事事不如意的感觉。
颔联“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诗人隔着春雨凝望红楼,感觉红楼冰冷,自己在珠帘般的雨幕和飘忽的灯光下独自归来,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颈联“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想到远方的人在暮春时节也会悲伤,而自己只有在残夜的梦中才能与对方依稀相见,进一步深化了思念和惆怅之情。
尾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想要寄信给对方,却不知如何送达,只能看着万里云罗中一只孤雁飞翔,以孤雁象征着难以传递的思念。
感悟
初读时,会被诗中那种朦胧的春雨氛围和诗人的惆怅情绪所感染。春雨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内心孤独和思念的催化剂。再读时,我们能体会到人生中那些求而不得、思念远方之人的无奈。春雨的细密如同诗人思绪的繁多,而那难以传达的思念就像在雨幕中迷失方向的孤雁,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有时会受到距离和命运的阻碍。
3.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原文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解析
首联“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诗人感叹近年来世态炎凉,像薄纱一样,对自己来到京城(临安)表示疑惑和不情愿,反映出他对官场的失望。
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千古名句。诗人住在小楼上,听了一夜的春雨,想象着明天深巷中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春雨在这里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
颈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描写诗人在晴天里,铺开短纸悠闲地写草书,在窗前细细地品茶。表现出诗人在京城的闲散生活状态。
尾联“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诗人自我安慰,不要感叹京城的尘土会弄脏白色的衣服,反正还来得及在清明前回到家乡,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感悟
初读时,我们能感受到陆游在京城中的复杂心情,春雨成为了他闲适又惆怅生活的背景音。再读时,我们会体会到人生的境遇有时会让人处于一种无奈的状态。春雨依旧年年到来,而诗人却只能在京城里做一些闲事,等待着回家的时机。这让我们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当面临不如意的环境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未来的期待。
4. 《春日游湖上》——徐俯
原文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解析
首联“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以燕子和桃花开篇,燕子双飞引发对时光的疑问,桃花蘸水开放描绘出春天桃花盛开靠近水面的美妙景象,充满生机。
颔联“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雨使得桥被水淹没,人无法渡河,正在此时,小船从柳荫下撑出。春雨在这里增添了一种意外的阻碍,但也因此引出了小船出现的惊喜。
感悟
初读时,我们被诗中春日的美景所吸引,春雨虽然造成了断桥无法渡河的小麻烦,但也带来了小船出现的别样景致。再读时,我们会明白人生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阻碍和困难,就像春雨断桥一样,但往往在这些看似困境的时刻,又会出现新的转机和希望,如同小船从柳阴下出现。
5. 《滁州西涧》——韦应物
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析
首联“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诗人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而树上黄鹂在深树中鸣叫,一静一动,描绘出滁州西涧的清幽景色。
颅联“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加上春雨,傍晚时分水流湍急,而野渡无人,小船独自横在水面上。春雨在这里推动了春潮的汹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荒凉的氛围。
感悟
初读时,我们感受到诗中西涧的清幽宁静,春雨中的野渡小船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再读时,我们会体会到在喧嚣的世界中,有时候需要寻找像幽草、野渡小船这样宁静的事物。春雨下的野渡无人舟自横,也让我们思考在人生的某些时刻,可能需要顺应自然,不必强求,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境。
6. 《江南春》——杜牧
原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解析
首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描绘了江南大地广阔的范围内,黄莺啼叫,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水乡村庄和山城郊外酒旗飘扬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颔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遗留下来的众多寺庙,在春雨的笼罩下,楼台若隐若现。春雨在这里为江南的景色增添了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感悟
初读时,我们被江南春天的绚丽多彩和烟雨朦胧的美景所震撼。再读时,我们会从南朝寺庙在烟雨中的景象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变迁。春雨如同时间的纱幔,笼罩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让我们明白一切繁华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褪色,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
7. 《春雨》——周邦彦
原文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解析
首联“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描绘了春雨中的田园景象,耕种的人在山林丘壑间扶着农具交谈,花丛外不时有一只鸥鸟飞落,充满了生活气息。
颔联“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想要知道春天下了多少雨,看看野塘里涨满的水,甚至可以回转小船。通过野塘漫水的现象,直观地表现出春雨的充沛。
感悟
初读时,我们能感受到春雨滋润下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春雨带来了生机,让池塘满了,鸥鸟飞落。再读时,我们会认识到春雨是大自然对田园的馈赠,它孕育了生命和希望。这也让我们联想到在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滋养和积累,如春雨般默默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力量。
8. 《更漏子·柳丝长》——温庭筠
原文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解析
上阕“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柳丝和春雨营造出一种轻柔、细腻的氛围,花外的更漏声传来,惊起了塞雁和城乌,而画屏上的金鹧鸪则增添了一种孤独感。春雨在这里与柳丝等意象共同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下阕“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香雾透过帘幕,诗人在谢家池阁中感到惆怅,红烛背对,绣帘低垂,思念远方的人,而对方却不知道自己的梦境和思念。春雨的细密如同诗人的愁绪,丝丝缕缕。
感悟
初读时,我们被词中的闺怨情绪和春雨、柳丝等营造的细腻氛围所感染。再读时,我们会体会到人生中那些无法言说的思念和惆怅。春雨细密的特质就像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有时难以捉摸却又真实存在,在孤独的时刻,思念远方之人却无法传达,如同词中女子对君的思念。
9. 《春雨后》——孟郊
原文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解析
首联“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昨夜的一场春雨,是上天要让万物复苏的旨意,简洁地表达了春雨对世间万物的滋养作用。
颔联“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以设问的形式,指出虚庭中的草最先感知到春雨的滋润,争先恐后地生长出来。春雨在这里是生命的唤醒者,而小草则是生命力的象征。
感悟
初读时,我们能感受到春雨带来的生机和希望,小草在春雨后迅速生长的景象充满了活力。再读时,我们会明白在生活中,要像小草一样敏锐地感知机会和希望的到来,并且积极地响应。春雨就像生活中的机遇,它可能短暂而轻微,但只要我们能及时把握,就能像小草一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0.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志南
原文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解析
首联“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诗人在古木的树荫下系好小船,拄着藜杖走过桥东,描绘出一种悠然的出行场景。
颔联“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雨”指的是春雨,春雨细密,想要打湿衣服却始终没有湿透,杨柳风轻轻吹拂,脸上感觉不到寒冷。春雨和春风在这里给人以轻柔、舒适的感觉,将春天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感悟
初读时,我们仿佛置身于那春日的场景中,感受到春雨和春风的温柔。再读时,我们会体会到生活中那些轻柔而美好的事物,就像这杏花雨和杨柳风,它们不需要多么强烈和浓烈,却能给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这让我们学会珍惜生活中的小确幸,用心去感受那些细微的美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形容春雨的词语(一场秋雨一场寒)》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