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警方根据一网民反映线索,成功破获1起非法出售、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白胸翡翠制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现场起获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胸翡翠制品等点翠工艺品107件。
点翠是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
在染色技术没有出现之前,点翠一直是贵族们首饰盒里的心头好。从汉朝流传到明清时期,不管是戏台上的行头,还是皇后荣光四射的凤冠,都会运用到点翠的工艺。
点翠虽然很美,但这份美丽却是残忍的,在这流光溢彩的绝世工艺背后,同时也凝结了无数翠鸟的生命。
大多点翠时都是采用的“活取”,据说一旦翠鸟生病或死亡,羽毛就会丧失色泽,所以为了保持羽毛最灵动的色泽,需要在翠鸟活着的时候剪下,或者生生拔下它脖子周围的羽毛。但到现代因其对翠鸟的滥杀也备受争议。
网友:传承的是点翠技艺
而不是捕杀翠鸟
一个工艺是否能够做长远,和原材料本身也有很大的关系。点翠工艺从古至今两千多年了,“翠羽为上”的观念根植在大众心里,更改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就要改变观念。一名点翠从业者表示,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业人员本身比社会大众更在意原材料的可持续性和争议性。传统之美和濒危物种之间,我们该如何取舍?正如一位网友所说,“20块一把染色鹅毛,想做多大做多大,想做多复杂就做多复杂。点翠重的是点,而不是翠。”点翠和其他工艺品一样,其非遗价值应该更多地体现在“点”的技艺上,而不是与保护野生动物理念相悖的“翠”上。通过技艺上的进步,来填补甚至提升“翠”,或许这才是文明技艺的发展方向。
如果所谓的非遗、所谓的传统工艺,必须通过破坏和伤害的方式,那么这样的非遗就称不上具备真正的文明价值。相反,我们传承非遗,也不是一味地固守传统,而是要与时俱进。不断用现代技术改良工艺,使其符合当代文明理念,这才是真正的传承和发展。
下载央视频APP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主编:陶涛
▍编辑:李尘缘
▍来源:人民日报、科普中国、光明网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翠鸟是几级保护动物(这种美丽太残忍网友放过翠鸟可以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