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上最好的七字对联横联(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

庙上最好的七字对联横联(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

萧化 2025-09-30 数码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对联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文字形式,也是比较独特的方式,它的特点就是对仗工整,语言通顺,且上联与下联要押得上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不过它的意思以及用途却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留下来的精髓,一直沿用至今。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对联吧,它是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一个物品,经常在家的门口可以见到,每到春节的那一天,我们要穿新衣贴对联,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关于对联,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宝,是必不可少的春节流程,当然它也可以是一首诗,只不过是浓缩的诗词,但所要表达的意思丝毫不减。其实对联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习俗,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它的历史有多源远流长。

但对联在不同的时候,它的叫法是有一点不同的,像我们常见到的春节贴的对联,叫做春联,而丧事时贴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时候贴的对联叫做庆联,原来除了对联春联,它的叫法还有庆联以及挽联,所对应的场景也是不同的,看来之前有时候是叫错了。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贴对联这一习俗几乎家家都会遵守,这不仅是一种传承,也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你知道历史上最早出现对联是在哪个时期吗?早在五代时期,孟昶写的春联就已经出现,那时候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桃符。

对联的由来

对于优秀的对联文化,它不仅是一个传奇,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联也可称作为对子,虽起源于五代十国,但是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发展,更是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在那个时候也出现了许多才子,唐伯虎想必我们都很熟悉,还有纪晓岚也是当之无愧的大才子。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关于对联有这样一种说法:当时人们特别的感谢大禹治水,于是连夜为他修建了一座寺庙,用来供奉香火,一时间人们纷纷来此祭拜,毕竟的他为百姓带来的功劳功不可没,从此大禹庙门庭若市,香火鼎盛。

突然有一天,两个秀才路过此地,在这里喝酒聊天,喝着喝着就趁着醉意走进了宫殿,不料这时有一件奇怪的事情,当他俩逛着逛着不知逛到了哪里,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座神秘的宫殿,两人发现其他的庙宇上门的两边都写有对联,只有眼前的没有,于是两人打算在此写一副对联,双方谁也不让谁,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只见一个秀才道出“左右奏新声 左啸月 右吟风 声达左右”,不愧是秀才,肚子里是有墨水的,这句子语句通顺,且有理有据,行云流水般的上联,瞬间让他飘飘然,心想对方铁定是比不过我,对不上的。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谁知另一个秀才低头思索片刻,道出“东西传雅韵 东阳春 西白雪 韵满东西”,看着同样文采的他们,一直在互相较劲,丝毫没注意到旁边的一个白发老人,看着两人快要打起来了,白发爷爷说道“一传楚舞 一唱吴歌 一一争奇谁第一”,意思就是两个人的联子都非常的好,有文采,何必非要争个谁第一第二呢,这副对子,少了那一副都不成对。

这时两个秀才才豁然开朗,顿时感觉刚刚争吵的面红耳赤简直太丢人了。可见一个人的文采是一个人的底气,我们要在生活中不断积累我们的知识,要虚心求教,低调做事,高调做人。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最后,两人握手言和,再次成为好友,没想到就是此番操作瞬间让两位秀才在大禹庙火了起来,连带他们的对联都被人们写下来贴在了大禹庙的东戏台上。就这样,对联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

甚至在我们的印象中,以前的才子佳人喜好用一些工整的对子来为难人,或者当做考试的题目,就连现在的语文课本上、试卷上,依旧保持文言文和诗句的位置。但对联跟那些诗词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后来经过发展,在唐宋时期比较兴盛,到了宋代,对联的应用就比较广泛了,不仅在桃木剑上写对联,还会贴在楹柱上面。后来明代朱元璋更是大力提倡对联,不仅规定要用红纸来写对联,而且规定每家每户过年都要贴上对联,语句要工整,有了皇上的要求,谁人不敢遵从。可见贴对联的风俗在明朝时期特别盛行,以至于后来的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对联的故事

对联这种文体,一般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还有一个横联必不可少。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载体,使用的旋律韵味基本上与诗词无疑,还是几百年前的诗歌韵体。对联就是要用最简单的、最短的篇幅文章去告诉人们,很多深刻有意义的道理。当人们看的时候,不仅有自己深刻的见解,还能够引起人们的深思。

乾隆与纪晓岚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对联在清朝时期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这不仅得益于对联的精简,还因为清朝的乾隆比较喜欢对对子,紧接着就引起了一大片的才子模仿,其中有一位纪晓岚,他是乾隆的伴读,刚上上书房学习的时候,由于是一个全新的地方,且还是世界上最尊贵的紫禁城,还有就是离家时间太长,难免会有思念家乡的情绪,看似深深埋藏在心底,实际上不知不觉间就会影响你的日常行为。

好在乾隆看出了他的心事,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意思就是说他闷闷不乐,猜想定是思念家中妻儿老母,纪晓岚顿时感觉回家有望,于是立刻磕头谢恩,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意思就是请乾隆恩准他回家探亲。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然而就是这句话,乾隆觉得十分有意思,没想到纪晓岚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将所有的理由包含进去,这谁听了不喜爱呢,也或许是乾隆早有想让他回家探亲的意思,只不过君王有时候就是想让别人猜他的想法,可以说纪晓岚的这句话对仗工整,语言通顺,也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否则乾隆不会连连称赞,并恩准他回家省亲。

相较于唐伯虎、纪晓岚等人,乾隆的文化水平确实差点。但乾隆一生作的诗有四万余首,只不过无人敢流传,因此,在众人眼中他的文采不及大家,而是文采平平。

要说乾隆,其实他的文采水平也不算高,毕竟从小生活在皇家,周围的人怎敢把不好的直接说不好,反而是所有人都在恭维着乾隆,还好他虽没有过人的文采,但平时写一写打油诗,还是很不错的。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虽然乾隆的诗歌方面不及唐伯虎和纪晓岚等人,但他对对子的能力可是有目共睹的。就算是与才子纪晓岚对对子,那简直平分秋色。有一次,乾隆与纪晓岚两人在吃西瓜,乾隆突然来了兴致,出了一个上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东放。让纪晓岚对出下联,不料原本挺简单的押韵,纪晓岚却脸色大变,回皇上,臣对不出,并且天下没有人能够对出。乾隆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后,连忙叫纪晓岚平身。

这时有不少人发出疑问,上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东放,难道纪晓岚真的是对不出来吗?其实不然,纪晓岚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有怎么会对不出来呢,只不过是参透了其中的奥妙,在古代社会,关于座位十分有讲究,坐北朝南的只能是天子,它管理这天下百姓,纪晓岚不是不会对,而是不能对、不敢对。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并且乾隆还留下来一个经典的对子:烟锁池塘柳,看似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对联,实际上它的内容可不止于此,在这里面,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其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对此,你有什么好的下联,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火葬场的对联

除了我们常见的春联,还有一种对联比较特别。那就是关于火葬场的,毕竟在我国对人的逝去比较讲究。在我们的生活中,一般家里有老人去世后,有些特殊的日子,在头七或者对联等方面有一定讲究,例如老人逝去后三年内不可挂红灯笼,以及门口的对联也不能是红色的,如果要贴的话,就得贴绿色的,表示家中有老人去世,而且在过年期间,不能去拜访亲戚。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土葬、树葬、火葬等方式已经成为了主要方式之一,以前的人们讲究的是入土为安,现在大多数人见到的是一排排的墓地,主要是为了节省资源以及土地,那么在次之前肯定是先火葬,这时火葬场有出现过这样一副对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这上联向世人表达死是一种自然规律,早死晚死都是死,无论你生前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早晚都得经历这件事,而下联更绝,先到后到先后全到,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其实是一个意思。

相对于上联而言,下联更是点睛之笔,全幅对联没有用一个死字,却将意思表达的清清楚楚,虽然有点渗人,但细想过来,说的也没错,人嘛,终有一死,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当众人来到火葬场,看到这幅对联,沉重的地方,一方面用轻松的口吻告诉大家,我们要直面死亡,另一方面体现着亲人对逝去的人的怀念,不论先来后到,只是来送一送死者,这就是这幅对联的其妙所在。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人生哲理

人生在世,难免不如意,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我们要开开心心的面对生活。无论你多么富有或者你多么贫困,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因为只有一次,人人都需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像古代那些个追求长生不老的,最终一样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特别是涉及到生死以及离开,不论你有多么成功或失败,最终都不过是一把黄土,著名科幻文学家刘慈欣说过,一切都将逝去,惟有死神永生。当我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何时何地何人,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但死我们是能够选择的,如今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当下,无论是什么样子,也希望我们在逝去的时候不留遗憾。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总结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也要继续生活,火葬场的这幅对联让原本伤感的氛围,多了丝对生者的安抚之意。我国的文字果然不同凡响,每个人应该专注生活,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这才是属于我国的独特韵味。

人生苦短,死亡本就是所有人的归宿,因此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的生活,逝者只不过是先我们一步,我们应该哀悼,但不要过多的沉浸其中,毕竟逝去的人也不希望我们活着的人日日夜夜拖垮己身,这时如果看到这幅对联,明白其中意思,或许会多些释怀吧。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真是绝了

对联不仅是一个人所展现的才华,里面更多包含的意义简单明了,希望一直可以传承下去,对于这幅火葬场对联,你认为横批应该是什么,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庙上最好的七字对联横联(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