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挤到脚尖离地那一刻,忽然想起朋友把微信名改成“半日闲”。三个字像救命稻草,在闹哄哄的车厢里给我一秒钟喘息。原来昵称真能当避难所,替我们藏住不想说出口的那点“想逃”。
挑名字这事,说到底是给外人递名片,也是给自己留暗号。下面这十个,我一个个试过,像试香水,有的太甜,有的太冷,最后留在列表里的,都是能陪我过日子的。
“半日闲” 最早在工位上改的。那天加班到凌晨,老板一句“辛苦了”堵得我发闷。换上它,像把偷来的午休写进签名,谁看谁懂:别@我,我在梦里钓鱼。
“忽晚” 傍晚六点,天边突然从蓝翻到橘红,像谁打翻了调色盘。脑子里蹦出“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一秒把群名也改了。后来真有人私聊:看到晚霞就想起你。原来名字还能当天色预报。
“不问归期” 前任问我什么时候回消息,我回:已读,归期未定。当晚换上这四个字,像给对话框上了锁。洒脱是假的,怕输是真的,但名字替我硬气。
“林深见鹿” 第一次用是去山里团建。雾浓得能掐出水,同事喊我拍照,我回头说:鹿没见到,先见到你。那一刻觉得这名字不酸,是写实。
“雾里看花” 近视四百度的日常。摘下眼镜,世界自带滤镜,连前任的脸都柔和三分。把朦胧当美学,也算自我和解。
“浅予深深” 给暗恋对象备注的。每天一句“早呀”,像往湖里丢小石子,涟漪一圈圈,名字替我喊:我很轻,但喜欢你很深。
“一身都是月” 夜里跑步,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像披了件银色斗篷。跑着跑着就懂了,清冷不是孤独,是自发光。
“人间一两风” 台风天窝在屋里,风把窗吹得咣咣响。忽然觉得能吹动我的,从来都不是八级大风,而是刚好够翻书页的那阵。名字提醒我:别贪多,够活就好。
“第三颗晨星” 熬夜冠军的自我安慰。天快亮时,东边总有三颗星星排成一条线,我数到第三颗就关机。假装自己是那颗不太亮却坚持到最后的。
“四时平安” 妈妈不会打字,每次语音结尾都说“平安”。我把这四个字挂出来,像给远方的她发报:收到了,也回赠你。
试过一圈,发现最耐看的不是最文艺的,而是最像自己的。名字会旧,人会变,但那一刻想逃去“半日闲”的心情是真的。下次改昵称前,先问问自己:今天想躲进哪几个字?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微信群好听的名字有哪些?(改个央里央气的微信昵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