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我们单位(建筑工程队)的队部,设在西部山区的天云镇,主要任务是承担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基础的勘察与评价。
1980年初,有一个名叫苏小妹的姑娘,来自吉林山南县。临高中毕业时,家中不幸,父母因病去世。苦命的苏小妹,在无奈的情况下,不远万里来投靠她哥哥生活。他哥哥名叫苏小杰,当兵转业到我们工程队,任队保卫科长。苏小妹来到这里时间不久,地方政府招聘小学教师。她报名考试被录取,后来转正,成了一名小学老师。
苏小妹年龄23岁,中等个,面相有点丑,瘦长夹板脸,小眼睛,老婆嘴。有调皮捣蛋的小伙子,在背后给她起绰号《一见吓一跳》。但是,她心善贤惠,朴实无华,吃苦能干,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是个好姑娘。
从某大学分配到工程队的一个工农兵大学毕业生,名叫郑刚,是本地人,家在洛云县山区农村。年龄28岁,身体魁梧,浓眉大眼,四方脸,长得很帅气。性格刚直,脾气有点暴燥。
我们建筑工程队,是从事野外工作的,都是些男职工。只有队部财务科的会计和出纳是女同志,但都已婚成家。郑刚分到队上时已经是个大龄青年,在队上是找不到对象的。他父母多次催他快找个对象结婚,急着抱孙子呢。
郑刚一分到队上,苏小杰一眼就看上这个帅小伙子。因为小妹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想给小妹介绍对象。但是,他又一想俩人条件有差距不相配,不好开口说这事。
其实,小郑也在急着找对象,他刚到队上,人生地不熟的不好找。苏小杰对妹妹的婚事很关心,左思右想不行找小郑谈谈,试探一下他的口气。有一天,苏小杰约小郑谈介绍对相的事。谁知这一谈,小郑当场满口答应。于是,在一天的晚上,约小郑到苏小杰家与苏小妹见面
郑刚与苏小妹见面之后,小郑没有急于表态,心里凉了半截。嫌弃苏小妹面相丑,跟他不相,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小郑给家里打电话,征求父母的意见。在电话里对父母说:“我在这里谈个对象,是东北外乡人,名叫苏小妹年龄23岁,是一名小学老师。面相有点丑,我看不上她。”父亲在电话里说:“儿子,我和你妈都同意,咱找媳妇是生儿育女,传种接代,只要她一心一意跟咱过时光,相貌丑点不算啥,那你才放心里。常言道:墙上挂的美女不成妻,纸上画饼不充饥。你就别攀高枝了。把这门亲事定下来,快点结婚吧。”
郑刚在父母的催促与要求下,无奈违心的定下这门婚事。后来,郑刚找到苏小杰说明,同意与苏小妹结婚。俩人很快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了登记结婚手续。经双方商定在一个星期六上午,于工程队礼堂里,举办郑刚与苏小妹的结婚典礼。婚礼办得简朴,一包糖,一包瓜子,几合香烟。婚礼办得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然后,郑刚和苏小妹又回到山区农村老家。将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请来。摆席设宴,风风光光,排排场场,隆重的补办了一场婚礼。
郑刚来自偏远的山区农村,身上带有浓厚的大男子主义。苏小妹是个贤惠的姑娘,总觉得自己配不上郑刚,每天做好饭,双手捧着碗,送到郑刚面前,把他伺候的无微不致,就是这样他不知足。一时伺候不周,郑刚就伸手“啪!啪!”两个耳光。苏小妹忍气吞声,没有丝毫语言反抗,满口苦水往肚里咽。因为她俩不是相亲相爱走到一起的,而是免强凑合成婚。郑刚嫌弃她,只是把她当作发泄性欲的器具。他(她)们之间没有感情,更不存在爱情,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
苏小妹婚后半年怀孕,第二年生下一个女儿,女儿长得很漂亮,浓眉大眼,水灵灵,双眼皮,樱桃小口,园胖, 像父不像母。起名叫花蕊。郑刚和小妹都很爱女儿,视为掌上明珠。
俩人是双职工。白天忙录上班,晚上下班回家照料女儿,忙里忙外。俩人共住一间房,同睡一张床,吃的一锅饭,低头不见抬头见。小妹贤惠,吃苦能干,把女儿恩养的乖巧活泼健康。时间一久,小妹感化了郑刚,他对小妹的歧视慢慢消失,对她的相貌伺空见惯。俩人的感情慢慢融合在一起,家里逐渐有了温度,日子和睦,越过越好。
苏小妹把宝贝女儿,千辛万苦恩养长大成人。女儿大学毕业在某房产公司,售楼部任经,而后结婚成家。有一次,女儿跟老妈开玩笑问:“老妈,你是怎么找上我那么帅的老爸呀……”老妈说:“是你舅给我介绍的……”
我们的队部在20世纪初,就搬迁到首府城里居住了。光阴似箭,这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天上午,我去公园里散步,邂逅见到苏小妹。
我说:“退休后很长时间没见面,你今天咋没上班呀?”
她说:“我退休了。”
我有点吃惊,问:“你多大了,怎么可以退休了?”
她说:“周岁55岁,今年才退休。”
我说:“你在我印象中年龄还小着呢。唉呀,真是光阴如流水,时间过得真快啊!”
这时,我发现她的脸上,已经出现许多皱纹,头发斑白了不少,两只小眼睛变得更小了,这可能是教学辛苦累的了。
我又问:“你家郑高工程师呢?”
她说:“他提前退休了,老在家呆着没意思,他去通港市工程队应聘工作了。”
苏小妹一人在家有一种孤独、自悲感,总觉得这一辈子亏欠郑刚些什么。她一人在家呆着,女儿忙着上班没时间陪她。使她倍感失落。自郑刚去通港市应聘之后,每逢周六、日,不是他来就是她去,二人相处的挺好。后来,因老郑工作忙就不回来了。苏小妹隔三岔五,去通港市看望老郑。在那里住10天半月,给他洗衣做饭,洗洗涮涮整理房间。
郑刚在通港市应聘两年之后,苏小妹跟往常一样,10天半月去那里,伺候他一段时间,再回首府老家。有一次,苏小妹乘车来到通港市,郑刚见她来了,表情有点冷淡,不像往常喜欢,她晚上找他求爱。郑刚说:“现在每天加班加点,写工程报告书忙得很。没闲心……”他拒绝了她。苏小妹心里很敏感,怀疑他是否有外遇。苏小妹去找姐妹们聊天,姐妹们把听到的风言风语,对她说有人见老郑与工程队财务科出纳张寡妇来往密切,傻妹子你可能不知道吧。那张寡妇年轻漂亮,能说会道,高个儿,身才苗条,可会勾引帅男了。苏小妹回到租屋里,心里非常难过,伤心痛苦,泪溜满面。万万没有想到,郑刚老了老了,竟搞外遇。但是,只是听来的风言风语,无根无据,不敢直面问郑刚。
苏小妹回到首府家里,越思越想越难受,彻夜难眠,像是丢了魂似的,吃饭不香,茶水不进。背地里落泪,身体消瘦下来。这事跟谁说呀?只有找女儿讲。今天是星期六,女儿在家休息,苏小妹打电话叫女儿回家有事。女儿接电话很快回到家,问老妈有啥事?她把在通港市风言风语听到他爸有外遇的事,一五一十的说给女儿听。她边说边流泪。女儿说:“不会吧,我爸是个老实人,不会办那种事。这样吧,你别哭了,也别难受。你去通港市住那里,把事情了解清楚,现在只是传言。”
“女儿呀,你那些阿姨说得都是真的。我不如去跳大河死了,给你爸让条路……”女儿急忙说:“老妈!你竟说傻话,现在事情没查清,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就是查清有这事,你也不能说绝情话。都这么大岁数了,他能把你怎么样。老妈,你不要怕,有我呢。你去通港市查个水落石出,咱们再说。要是真有此事,你也别怕,他老了我不管他。你跟我过,我把你养老送终。”孝顺的女儿跟娘站在一起,这真是女儿是娘的小棉袄,一段话说得老妈心里暖暖的。
苏小妹按照女儿说的回到通港市租屋里。她把郑刚有外遇的事,全都当作不知道与郑刚和睦相处。照常给他做饭,洗洗涮涮,把屋里整得干干净净。在房内呆着无事干,苏小妹就去大街小巷遛达,累了就站在路边休息片刻,向四周东张西望。突然,从不远处过来一男一女。她仔细一看,男的是郑刚,女的是个年轻漂亮媳妇。她躲到一棵大树后面窥看,他俩人边走边说笑有点亲近。苏小妹脑里轰一下,吃了一惊,老郑真的有外遇了,心里很生气。但是,又一想只靠这一点证据,不便直面问老郑,可能是自己多心了
当天中午郑刚回家吃饭,苏小妹从侧面试探一下他。饭后,小妹说通港市近两年建设的挺漂亮,我今天在街上遛达,看见路旁种得花花草草真好看,街上的行人比首府路上少多了。郑刚说你这次来的正好,今天上午,单位财务科出纳小张去银行取现金,明天给职工发工资。小张怕出事,非叫我和她一同去当个保镖。发了工资你要买啥就去买吧。听老郑这么一说,我的怀疑取消了
有一天,临近中等她突然接到老郑来的电话,说中午不回家吃饭,陪队领导恰谈一个工程项目,在饭店里设有饭局。这引起了小妹的疑心,郑刚是不是在骗我,她偷偷地来到他单位门口附近躲藏窥视。
中午下班了,从郑刚应聘单位大门里,走出下班人员,从后面走过来一男一女。她一眼就认出男的是郑刚,女的是出纳小张。俩人有说有笑,直往常去的饭店。小妹在后面跟踪,走到半路,俩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嘴对嘴甜蜜的亲吻。然后,女人挎着郑刚的胳博走进饭店。小妹看得一清二楚,气得她脸发青,眼发红,肺都快气炸了。她站在饭店墙外,从窗台向里观望,他俩人坐在桌旁说笑。不一会,饭菜端满桌俩人高兴地吃起来。这时,苏小妹按纳不住心里的气愤,突然闯进饭桌前,手指那女人高声大骂:“你这个骚货!臭婊子!不要脸的坏东西!勾引我男人……”那女人不势弱骂道:“你这个丑八怪!就不配帅男人!丑八怪!……”小妹端起一盘菜,泼那女人一身。扑上去俩人撕打起来。郑刚上前将两人拉开,给那女人使个眼色,那女人低头灰溜溜地走了。
郑刚领着小妹回到出租屋,她一会哭一会笑,拍桌子砸登子,大哭大闹。郑刚心想小妹得了抑郁症。他领着她乘坐出租车回到首府,到第一人民医院精神科就医,经专家诊断为抑郁症,建议住院治疗,输夜,吃药。住院10天病愈出院。在家吃药保养一周。其间,在郑刚巧言话语的劝说哄骗安慰下,小妹的身体灰复原状,精神正常。
在小妹住院期间,女儿曾多次来看望母亲。问父亲母亲是啥病:“专家诊断为抑郁症。”父亲说。女儿又问:“我妈,好好的咋会得这种病?”父亲说:“我和单位一个女同事在饭店吃饭,被你妈看见,她多心吃疑与人家大吵一架生点气,这是一场误会……”女儿说:”爸呀,你都这么大岁数啦,就别乱折腾了,把应聘辞掉,回家和我妈好好过日子吧。”郑刚满口答应说:“我不干了,明天就回通港市辞聘,办理完手续就回来。”
郑刚回通港市办手续,临走时对小妹说:“你的病恢复正常了,但是还要按时吃药,我去办完辞聘手续就回来……”郑刚走后没按时回来,小妹打电话问咋会事。郑刚说:“财务科会计请假回家有事,停几天才能回来。”其实,他的回话是骗小妹。郑刚回通港市张寡妇很快就知道了。当天晚上,有人在街上散步,看见张寡妇进到郑刚租屋里没出来,俩人同居了。他(她)俩人同居偷情发生关系早就开始了,而不是现在。听到的传言都是真的。
小妹听罢电话又等了两天他还没回来。小妹又开始多心吃疑了,心想是不是又被那个狐狸精勾引住了。她急忙给女儿打电话:”你爸去通港市几天了,如今未回来,我不放心啊。是不是又被那个狐狸精缠住了,我心里很难受,睡不好觉。”女儿回话:“妈呀,你放心,我爸答应我辞了聘就回来,不会有啥事,不要胡思乱想,放心吧。”
尽管女儿安慰她,她的心结未打开。她连续几天彻夜难眠,抑郁症又犯了,心烦意乱,一到晚上,她一会哭,一会笑,影响周围邻居睡不好觉,吃药也不顶用。
从屋内监控里可以看见,星期六早上,天一亮苏小妹就梳妆打扮,带上金手镯,穿上喜欢的新衣服,把银行工资卡装口袋里,穿戴整齐。将房屋门锁好。下楼就走了。路上遇见对门邻居,张阿姨早上买菜回来。张阿姨问:“小妹你穿戴这么漂亮,走哪去啊?”“出趟远门。”小妹回答一声。她走到大街上,乘坐一辆出租车直向大河西桥头开去。到达桥头结清车费,下车向大河西岸走去,走上大河岸上,度来度去。停下来抬头望青天,不知说句什么话。然后,她身体一跃掉入水流滚滚的大河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苏小妹是星期五给女儿打电话说夜里休息不好。女儿不放心,怕妈又犯病。今日早上给妈打电话妈没接。女儿很担心,吃过早点,女婿开车急速来到母亲家,连敲三下门,没人开门,再敲门无应声。敲对门邻居的门,门一开,出来个老太太。女儿问:“张阿姨你见俺妈了吗?”张阿姨把今天早上买菜回来,路上碰见小妹俩人的对话说给她女儿听。
她女儿一听坏了,叫女婿快开车直往大河西桥头。到桥头下车查看一下监控,从监空里看见她妈跳河的情景,女儿号淘大哭起来。女婿掏出手机给岳父急忙打电话:“爸,快回来,我岳母跳河啦,大河西桥头见。”
郑刚接电话后租车赶来,下车看见女儿女婿在大河西岸上,郑刚走上河岸,见女儿痛哭声声,他看着涛涛河水,心酸的满面凄凉。然后,郑刚说咱们分开向大河下游寻找你母亲的尸体。女儿女婿沿大河西岸向下游找,郑刚沿大河东岸向下游寻找。女儿沿河西岸边走边喊:“妈呀!你在哪啊!……”最后,在大河西岸下游约3里路的河湾处,草丛里发现母亲冰凉的尸体,女婿女儿将母亲尸体捞到河岸上。女儿哭娘哭得死去活来,咽喉嘶哑,泣不成声。
郑刚见到苏小妹的尸体,悲痛的说:“小妹呀,你不该走这条路啊。”两眼泪潸潸。这时,郑刚打电话联系市殡仪馆来车将苏小妹尸体运到殡仪馆存放。
讣告贴出第三天,在殡仪馆礼堂举行苏小妹追悼会。会上由郑刚念他编写的悼词,他拖着深沉的声音念道:“首先我感谢苏小妹生前的亲朋好友来参加追悼会。哭一声我的爱妻,咱俩相亲相爱组成这个家庭,你为这个家吃苦受累,掏心掏肺,忍劳忍怨,付出的很多很多,你咋就走了。亲爱的妻呀,我爱你,我想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这时,突然,他舅嫂手指他破口大骂:“郑刚!你这个王八羔子!竟胡说八道,你爱她,你对她好,她为啥跳河自杀呀?!你这个禽兽不如的坏东西,你个王八羔子!……”骂得郑刚狗血喷头,哑口无声。悼词中断,追悼会散。
郑刚曾和我们在一起工作过。他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能干,工作成绩卓著。被评为中级工程师。以后,又被评审晋升为高级工程师。郑刚退休了,谁都没有料想到,他临老感情出规有外遇,酿成这场悲剧。
后来,听和郑刚在一起应聘的同事说,苏小妹的伤事办完。郑刚就回到通港市,继续在工程队应聘。时隔半年,郑刚就和张寡妇结婚,组建了新的家庭,度过他的后半生。
通过这个故事的叙述,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当今社会里,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可能偕老善终。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去世安慰的经典语句有哪些(断了的悼词)》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