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也能拿来当笑料?
重庆某班刚下课,这句梗就把一个男孩的脸笑到发白。
刘老师没拍桌子,只把黑板擦往讲台一搁,问全班:“要是你弟天生染色体多一条,别人喊他‘唐人’,你笑不笑?
”教室瞬间安静得能听见粉笔滚落的声音。
她补了一句:“人有三不笑:天灾、人祸、疾病。
”就这么两句话,把孩子们从跟风弹幕里拎了出来。
事后那群半大孩子才知道,“唐人”在贴吧里早被玩坏了,专门拿来嘲讽唐氏综合征患者。
他们原本只是觉得“押韵、顺口”,压根没往人身上想。
道歉信写得磕磕巴巴,但男孩收信时掉了眼泪——不是委屈,是第一次被全班当“人”看。
网上视频一出,弹幕却分成了两派:一边狂刷“老师干得漂亮”,另一边嚷嚷“小题大做,不就一个梗嘛”。
看得人心里咯噔一下——原来不是孩子不懂事,是大人也在装糊涂。
数据更扎心:中青报调查,69%的年轻人担心烂梗把日常对话磨成渣。
想想看,当“伞兵”“唐氏”都能成笑点,谁还耐烦好好说话?
久而久之,词典里就剩“绝绝子”“无语子”,再往后,连吵架都嫌累,直接甩个表情包完事。
刘老师的办法其实土得掉渣:先让孩子照镜子,再让他们换位。
没有PPT,没有专家语录,就一句“你笑别人生病,老天爷可能正给你排队挂号”。
下课铃响,孩子们围着那个男孩问东问西,第一次没人抢手机刷短视频。
家长群当晚炸锅。
有妈妈说:“我娃回家问我‘唐人’啥意思,我百度完一身冷汗。
”也有爸爸嘴硬:“我们小时候还叫‘傻子’呢,不也长大了?
”立刻被其他家长怼回去:“当年没人录像,现在全网留底,你娃社死只要三秒。
”
平台那边也别装死。
算法天天推“最右神评”,把歧视梗送上热门,转头又出公告“坚决反对网络暴力”。
要真想管,先把“唐人”关键词限流,再把玩梗账号扔进小黑屋,别等闹出人命才想起删帖。
说到底,烂梗就像二手烟,自己不觉得呛,旁人已经咳出血。
刘老师的“三不笑”之所以刷屏,不过是替大家把那句憋了很久的“别拿别人痛苦当段子”吼了出来。
下次再听见谁嘴贱,不妨把这句话甩回去: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更不笑——因为今天笑别人,明天可能就轮到自己。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最右是什么梗(点赞重庆班主任怒斥唐人侮辱性烂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