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客厅吊灯突然扑棱一声,黑影掠过,我妈抄起扫把就要打,我一把拦住:别动,那是国家刚发通知要保的“福”。
它真来了,2024年“蝙蝠保护宣传年”第一只访客,落在窗帘杆上,小爪子钩布,像挂了个灰口罩。
我打开手机灯照地板,让它顺着光自己飞出去,全程没碰一根毛。
我妈嘟囔:这东西不是带病毒吗?
我回她:它一晚上吃三千只蚊子,省你一瓶雷达,还帮你家阳台的火龙果授粉,你舍得杀?
隔天我去楼下倒垃圾,电梯广告屏正好播新加坡“花园机场”新闻,说那边给蝙蝠盖了三十米高的“五星酒店”。
我截图发家族群,配文:人家花大钱请,咱家免费入住,还打?
群里瞬间安静。
晚上堂妹私信我,说她公司写字楼顶也装了蝙蝠箱,HR发邮件提醒:谁再拿杆子捅,直接扣绩效。
原来英国去年就立法,大工地不装“生物多样性增强措施”不给验收,杭州亚运村干脆把路灯换成暖黄光,就怕晃着它们夜行。
我顺手点开支付宝,春节集福卡多了个“蝙蝠福”,点一下,AR福字扑啦啦变出小翅膀,飞进手机相册。
故宫也凑热闹,太和殿檐角那只琉璃蝙蝠,一扫能看光绪年间怎么从“倒福”变成“福到”。
最逗的是成都非遗节,3D打印的蝙蝠拎着铜钱,塑料感满满,却排队买疯,年轻人说:赛博福气,比庙里求签快。
我回头想想,小时候村里老人见蝙蝠进屋,先关窗再念叨“福进门”,然后撒一把米,让它自己撞出去。
那会儿没数据,没法规,全凭一句谐音。
现在科学把理由补全:它真带福,只是福的形状是生态余额。
你打死一只,夜里就多三千只害虫,农药多喷一泵,土地多留一分毒,最后绕回自家餐桌。
所以再撞见,别喊打,先关灯,开窗,给它一条生路,也给自己攒点看不见的利息。
国家都把它从“五毒”名单划进“三有”保护,你再动手,警察真罚。
福气这东西,信也好,不信也罢,反正它不会敲门,只会悄悄扑棱进来,看你抬手是迎还是砸。
一句话:今晚它若飞进你家,别急着拍,先想想钱包里的农药账单,再决定要不要这只会飞的福。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蝙蝠进屋是什么征兆(蝙蝠一旦进到家里)》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