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气血、经络、血管就像一条条河流,只有运行通畅无阻,才能滋养全身脏腑,保证身体器官正常运作。
现代人精神紧张焦虑、过度劳累、应酬多、吃得太油腻等,会使血液过分黏稠,导致流动不畅。中医认为,血瘀是百病之源,无处不在,一旦有血瘀,冠心病、脑中风、高血压、心脏病等各种疾病都来了!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专家推荐的调理方,无论体质是热性还是寒性都可以使用。
一碗三七二宝粥,活血化瘀三七:活血止血
在中医药中,三七性温,偏性不大,无论是偏寒还是偏热的疾病中都可以使用,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

与别的活血药不同的是,它既能活血又能止血。一方面它可以破血瘀,有散结、活血、消肿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护血脉,能止血、定痛、固气。
有三高、脂肪肝等慢性病、瘀血、出血症状的人都可以适量使用它,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健康的目的,尤其适合三高患者,用来治疗或预防血管病变。

山药:健脾益气
山药有健脾益气、固涩止泻等功效,历代医家将山药称为“养脾上品”,特别适合脾胃功能差的人食用。

生姜:温胃散寒
生姜温胃散寒,化湿和中,可以帮助升发阳气,加入生姜后,寒性体质的血瘀人群也可以用这个方子。阳虚体质煮粥时生姜可以加量,阴虚燥热体质可以不放姜,改成少量的麦冬。

有专家统计过1000例中风案例,发现其中70%都是气虚血瘀引起的。古语云:气虚血瘀寻太渊,常按太渊穴,对气虚血瘀有很好的作用。

气虚血瘀的表现:气短、乏力、精神萎靡、面色黄白、心慌、舌质暗、舌体胖大、舌下静脉曲张
取穴方法: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即是,也是中医大夫号脉时食指搭的位置。
按揉方法:一手食指按住另一手的太渊穴,顺时针点揉即可,注意力度不宜太重,因为太渊穴下是桡动脉,力度太大容易手麻。
血瘀生百病,很多现代病都和它有关
简单又实用的粥方活血化瘀
无论寒性还是热性体质都能用
您和家人也试试吧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淮山白粥做法(大米粥配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