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朋友们!又到咱们研究汉字的时候啦!今天写的是“阜”字,不是个能一下子就清楚的字,一起来学学吧。
造字本义:
甲骨文里的“阜”,就像是画了好几个台阶,金文基本上延续了甲骨文的样子。到了篆书,字形就有点变化了,不过还是能看出那种层层叠叠的感觉。
“阜”字造字本义,就是指那种拾级而上的盘山石阶,
后来可能因为山丘的层层叠叠,给人一种丰富、盛多的感觉,所以“阜”fù字也用来形容“丰富”或者“盛多”。
就像我们平时说的“物阜民丰”,就是形容一个地方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
那些带“阜”字旁的字,比如“陆”啊,“陵”啊,都和土地、山丘有点关系。这个“阜”字旁,就像是一个小山丘,提醒我们这个字和土地有关。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引用了《尔雅·释地》中的“大陆曰阜”,直接指出了“阜”字的一个基本含义,即指广袤无石的大片陆地或土山。这与《说文解字》中的“山无石者”相呼应,强调了“阜”作为土山或高地的特征。
《释名》进一步解释说“土山曰阜,言高厚也”,不仅指出了“阜”的高大属性,还强调了其厚实的特点。 在字义方面,“阜”除了指土山外,还引申出了多个丰富的含义。
可以表示“旺盛、丰富、富有”,如《诗经·郑风》中的“火烈具阜”,意指火势旺盛,光芒四射。这里“阜”被赋予了“盛”的意涵,形容事物繁盛、兴旺。
《国语》等文献中,“阜”也常被用来形容财物的丰饶、人民的安康,如“物阜民丰”,意指物资丰富,人民安乐。 此外,“阜”还可以表示“高”的意思,
读音:
“阜”字的读音为fù,与“富”字同音。《正韵》里对“阜”字的注音为“符遇切,音赴”。不妨现在就打开你的输入法,输入这个字的拼音,看看能否快速找到它。
含义用法:
①“阜”字代表的是山,不过不是那种有石头的山,而是土山,看起来非常庞大和厚实,就像《尔雅·释地》里说的“大陆曰阜”,就是在描述这种宽广而肥沃的土地。
②“阜”字还有“大”的意思,比如《书·周官》里说“阜成兆民”,就是形容某种大成就,让无数人民受益。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现代人追求的“大目标”啊?
③“阜”字还有“盛”的意思,比如《诗·郑风》中的“火烈具阜”,意思就是火势旺盛,这就像是我们过年放的烟花,绚烂又热闹,看的人心情都会跟着好起来。
④“阜”字也代表“多”,就像《诗·小雅》说的“尔殽旣阜”,意思就是食物丰盛,可以想象一桌子丰盛的佳肴,让人看着就垂涎三尺。
⑤“阜”字还有地名和山名的意思,比如“曲阜”是封给周公的地方,而“阜山”则是楚国的一个地名。这些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让人不禁想象它们曾经的辉煌。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阜字怎么读(阜字不读b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