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有诗云:“踏遍中华窥两戎,无双毕竟是家山”家山真好倒也未必,但是爬家乡的山比较轻松自在,就在家门口,随意上下,权当散步,多好!连日来,接连两天爬山,一是过大年吃得太腻,要消化食;二是大家聚在一起,老是打牌、看电视、抢红包,一坐就是一天,应该一起有说有笑爬爬山,锻炼一下身体才好。
小城不乏小山,虽说都是泰山余脉,然而其雄,其壮,其厚,其美都不亚于泰山。中部汶水汤汤向西流去,四周却都是山头儿,北有莲花山,南有白马山,西有徂徕山,东有青云山。零星散落的还有龟山、寺山、金斗山、墨石山。诗经有云“新甫之柏,徂徕之松”然而我更欣赏山上的石头。大自然仿佛有着不可琢磨的神力,山路崎岖,突然就会奇崛出现一块小山一般大小的山石,都不知道是怎么冒出来的,“飞来峰”的传说不由人不信。
初春的山,还没有绿意,北方的山也比较贫瘠,裸露的岩石,裸露的树木,相偎相依,最是雄壮,除了这一点,也再没什么可看,然而并不影响快乐的心情。今日,孩子们还唱起《西游记》里小妖巡山的句子,但是多有篡改:“大王派我来巡山,巡了南山巡北山。山是什么山?洞是什么洞?山是墨石山,洞是朝阳洞!山前还有一汪水,过年吃成圆饼脸,大家快来照照看!”
本想爬山清清静静,可是下山时,已经游人如织,都提着火纸、高香,求子、求官、求财者络绎不绝,山脚下村子里的老妈妈,身体硬朗,能说会道,充当起神职来,一边烧纸,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山神老爷一份,观音菩萨一份,关帝爷爷一份,孔老夫子一份,水神、路神、龙王爷都有份……”,还双手合十,嘴里嘟囔“保佑、保佑!”。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没有一处是没有神仙的,连厕所里都有“厕神”,正月十五上灯,厕所里也要端上灯的。山上就更不用说了,徂徕山有光华寺,莲花山有观音禅院,青云山有三官庙,寺山有龙女庙,白马山有白马寺,每个寺庙都供奉多位神仙,再说老百姓也都现实的很,僧儒道各路神仙大家共住一处,想求谁就有谁,不用多跑腿,给赵公明上香,给泰山奶奶烧纸,观音菩萨、弥勒佛是不会走下来神坛来夺了去的,也好!也好!小时候的除夕之夜,村里每户人家,都要在院子的磨台上,用席子围成一个神龛,写一个牌位上香供奉,谓之“敬天地”,有人问我知道那牌位上写得啥字,我还真知道。我们老家是这般写:“天地人三界十方万令五湖四海九江八河龙王之神位”老人们告诉我,这一纸牌位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的神仙,真是哪块云彩下雨都是好的!
各路神仙真的有吗?真的保佑天下苍生吗?
2016年2月10日谷雨于拙书堂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供奉天地怎么上供(养生爬山过大年爬大山敬天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