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商晓晓
星星啊星星,你高高在天上,
看见了西沙,也能看见故乡。
星星啊星星,我请你帮个忙,
捎几句心里话,给我心爱的姑娘......
岁月没有放弃过我们,我们亦不能辜负岁月。
我在三沙,她在开封,迄今为止,我们在一起1498天,也是异地军恋的1498天。
作者和女友合影。
与她相识是在高中,她性格活泼开朗,在有些“古板”的古文课上她总是提出一些不合逻辑、不着边际的问题逗得全班哈哈大笑。作为同样深爱古文诗词的我从那时起便开始注意她,开始想要向她靠近。
但可能是因为那时候除了学习,我其余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校那破旧的篮球场上。所以除了吃饭时我们偶尔会遇上,便再无其它交集。
几年时光匆匆而过,我报名参军,她去上大学。那个暑假,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她与等待入伍通知书的我在老家县城一家休闲餐厅里,坐在角落里的我们怀着对未来生活的好奇和向往,彼此安慰,相互鼓励。
不知不觉中,两颗心就这样在一下午漫无目的的交谈中慢慢地越走越近。
西沙风光。商晓晓供图
几天后,她收到了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也如愿穿上“海军蓝”,被分到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某新兵训练团,开始接受为期3个月的新兵军政强化训练。
那段时间我几乎与外界隔绝,要不是半个月有一次机会能用连队公共电话亭的座机给亲友报个平安,整个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残酷的训练、超强度的任务、紧张的生活节奏和严肃的教育氛围,让人根本没有闲情去想别的。每天从训练场回到连队都累得不想动弹,浑身肌肉发酸发胀,上下楼都疼得龇牙咧嘴。
夜深人静,战友们都已进入梦乡,我就趁此时间给她写信。有时一次写好几封,第二天就偷偷到文书那里盖上邮戳,然后再幸福地等待回音。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都是在浓浓的思念和奋笔疾书中度过。尽管疲惫乏累,但每当收到她的回信便立刻“元气满满”。我们用文字互相诉说对当下生活的感触,倾诉着彼此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那一刻我们才深深感受到了“距离产生美”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因为彼此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才更加吸引着彼此想要了解更多。因为没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才更加珍惜每一次的通话。因为难得相见,才更加珍惜每一次的重逢。
西沙风光。商晓晓供图
随着一封封信寄出、收回,新训和专业学习也进入尾声,下连分配前的两天,我们结束了全部训练,开始为接下来的分配作准备。
大家的手机终于从连长房间那紧锁的铁皮柜里拿了出来。分别几个月后第一次拨出那个早已烂熟于心的号码,听着听筒里传出的振铃声,心中如小兔乱撞,期待又紧张的心情难以描述。
电话接通了,“喂?”熟悉的声音传来。我支支吾吾地言明身份,感觉自己说话时嘴角的肌肉都在抽搐,激动又欣喜的心情无以言表,一时间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要说给对方听。直到后来连队值班员吹哨集合开饭,我才恋恋不舍地挂断电话。
西沙风光。商晓晓供图
最初得知被分到西沙时,我在心里经历了无数次的挣扎。西沙太远了,她会不会等我?我们还能不能坚持下去?而且我对那里一无所知,只能从老兵们口中获悉那里的情况,一种莫名的恐惧和紧张萦绕心头,想来想去,我还是将这个消息如实告诉了她。
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她听了这个消息后,她的反应比我想象中还要强烈百倍,她哭了,这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每当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可笑,但在当时,我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她的担忧和不舍,尝到了互相牵挂和依恋的滋味儿。此后,心中种下了我人在西沙,她的心也与我同在西沙的种子。
如今我已在西沙度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即将面临退役,这里的蔚蓝海天、战友情谊让我从内心深处对这座小岛,对这片蔚蓝衍生出无限深情和依恋。而她也早已在我的影响下对西沙生出许多向往。
每当我休假归队时,她总对我半开玩笑地说:“你先去守卫好那个地方,等我毕业了一定去看看到底像不像你说的那么美。”
西沙风光。商晓晓供图
守岛的日子艰苦又枯燥,我忘不了在我工作遇到困境时是她耐心的安慰和支持;忘不了在我心烦无聊时是她欢声笑语的陪伴;忘不了在1000多天的异地军恋中是她愿与我携手坚持。
我在内心深处早已认定要与她相伴一生,纵然有再多痛苦和考验也不抛弃不放弃,不负未来和曾经。
我相信,在不久后的某一天,我会见证她身穿婚纱的样子……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商晓晓
编辑:李 响 陆金路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一个关于异地恋的故事(什么叫距离产生美这个异地军恋故事暖心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