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是什么(杨丽萍揭开孔雀王的神秘面纱)

孔雀王是什么(杨丽萍揭开孔雀王的神秘面纱)

刚夜蓉 2025-10-28 游戏 3 次浏览 0个评论

杨丽萍,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精灵,舞台上,她是绝世独立的孔雀之王,创造了独特的现代孔雀舞语汇,一身绝技无人能出其右;生活中,她为了舞蹈放弃做母亲,却拥有胜似女儿的小彩旗和一群少数民族孩子。她爱美,自称是“跳孔雀舞的人的毛病”,遇上地震也要先把自己打扮好,“死也要死的漂亮”,她追求极致,舞台侧目条上多了一根白毛也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更遑论她上春晚如何“折磨”导演,12月20日BTV文艺频道《春妮的周末时光》,一起揭开孔雀王杨丽萍的神秘面纱。

杨丽萍:揭开孔雀王的神秘面纱

孔雀王的闪耀——就要不一样

“我就是一片叶子,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杨丽萍这样定义自己。八十年代的中国舞蹈界必须练习芭蕾舞,杨丽萍却认为这种训练方法并不适合自己。她在当时舞蹈界强调腿部动作的大环境下,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在手上下工夫,琢磨出了咂嘴、丢食、喝水等一系列经典的孔雀舞蹈语汇,编创出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雀之灵》:“当时的媒体说我是胳膊拧过了大腿”,杨丽萍笑道。

按照杨丽萍自己的说法,她是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农忙的时候两个月都不去,到现在都不会数学和拼音”,现在她也不要求小彩旗去学校,“艺术家不用那么死板的只接受老师同样的教育,从一只蝴蝶一片河水都能学到东西”。之所以这样想,正是因为她自己一直是那个特立独行、不受束缚的人。

杨丽萍:揭开孔雀王的神秘面纱

孔雀王的“偏执”——春晚的“麻烦制造者”

杨丽萍从不避讳自己能成为闻名全国的孔雀王,除了自身的舞蹈绝技,也托了电视的福:“电视传播太厉害了,我跳了二十年的孔雀舞不如上一次电视,我一天能在电视上看见自己四次”。所以当2012龙年春晚的总导演哈文邀请她上节目的时候,她格外看重,为了这五分钟的《雀之恋》,杨丽萍与搭档王迪在台下修改了几十次,每一处细节都力争做到完美:“哈文导演看见我就跑,导演会觉得我很麻烦,我跟她提的都是镜头切换的问题,我动腰的时候她的镜头老是给脚,或者一个大吊臂的镜头悬来悬去,根本看不清楚我跳了什么”。

杨丽萍:揭开孔雀王的神秘面纱

因为对舞蹈呈现的极高要求,杨丽萍甚至安排两位替身演员在台上表演,自己在台下越位充当摄像师、灯光师,处处过问导演组拍摄的机位、景别与角度。虽说苛刻,但也成就了镜头前她独特完美的舞姿。

孔雀王的无奈——出世容易入世难

功成名就的杨丽萍现在已经不再登台表演,而是自组舞蹈团,培养了好几批少数民族舞蹈苗子,编创了《云南映象》、《云南的相声》、《藏谜》、《孔雀》等一系列歌舞集。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杨丽萍曾经卖掉了大理的房子,还奔波于各种广告、商演活动之中赚取演出费。如今团队已经很成熟了,杨丽萍却还是担心外面的世界对年轻人有太多的诱惑,因此没少下工夫做思想工作。“现在很多人工作忙,得专门找时间去健身,而你们呢在舞台上又流了臭汗,又展示了自己,这是最美好的工作。很多人觉得用木头抠出来的杯子喝酒有意思,可我们以前用的就是这样的杯子,生活原本就在那里,我们不需要绕个圈”。

杨丽萍:揭开孔雀王的神秘面纱

这样的操心,其实与她本身云淡风轻的性格不符,“我自己最向往的生活就是中午十二点起床,摘点瓜果吃,然后懒懒的晒太阳,跟小鸟说说话。”但是现实不允许,杨丽萍回忆起活动主办方曾邀请她参加家乡云南的茶博会时的那番谈话:“你来了,茶就能卖出去,采茶女工就有工资发了”。杨丽萍明白,有时不能太过自我要学会牺牲。如今的杨丽萍认为现在就是她最好的状态,她心态平和,也一直保持着少数民族风情之美,究竟她标志性的长指甲是真是假?对涉世未深的小彩旗,姨妈杨丽萍又有什么话说?更多精彩,敬请关注12月20日晚7:35分BTV文艺《春妮的周末时光》!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孔雀王是什么(杨丽萍揭开孔雀王的神秘面纱)》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