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那种30岁还在家蹭饭、借钱不还、把责任推得比谁都快的人?
别急着叹气,他们正成群结队地升级,连高学历、高智商都挡不住这股“烂”流。
先说啃老。
你以为只有家里蹲?
日本去年给25到34岁的人做体检,15%还赖在父母钱包里,比五年前多了整整5个百分点。
就业难是一回事,更狠的是短视频天天给你推“躺平真香”,算法把懒惰包成糖衣,一口下去血糖飙升,斗志直接清零。
别笑日本,咱们这边也跑不了,一线城市里“假装上班”的咖啡党,你早上挤地铁就能撞见——背着电脑包去网咖打游戏的,十有八九。
赌鬼也换皮了。
以前得去地下棋牌室,现在手机一点,直播间里“游艇、火箭”刷得飞起,背后就是荷官发牌。
去年公安打掉跨境网赌案多了三成,庄家把赌桌藏进电竞比赛、盲盒抽奖,连小学生都会押“哪个战队先拿一血”。
别觉得自己定力好,平台用游戏音效、升级勋章、排行榜,一步一步把你拖进深渊,真到输光那一刻,大脑已经被奖罚机制焊死,跟吸毒没两样。
更阴的是职场里的“黑三联”:自恋、权谋、冷血症。
美国心理学会统计,12%的同事自带这套出厂设置。
他们笑脸迎人,转头就把你项目抢去当垫背,数据好看功劳归他,锅甩得比谁都远。
企业每年被这群人薅走1500亿美金,摊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你我的年终奖变薄。
识别方法其实土得掉渣——看他对服务员的态度,看他把错误推给谁,再看他朋友圈自拍占比,超过一半基本没跑。
“老赖”也在进化。
去年新增83万失信被执行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2%,学历越高,赖账话术越漂亮。
借钱时给你写长文承诺,逾期了甩你一句“资金在监管账户,走流程”,法律条文背得比律师还熟。
对付他们,别被PPT感动,转账前把身份证、借条、人脸识别、房产证四件套收齐,少一样都别掏手机,否则法院执行局门口排队的就是你。
哈佛新研究更扎心:一个人身上若同时出现“谎话精+甩锅侠+占便宜+冷暴力+表演型”五种毒性,91%的概率会把周围关系炸成渣。
更绝望的是,过了30岁还想让他们改?
数据说成功率不到20%,基本等于中彩票。
所以别圣母心爆棚,想着用爱发电,第一时间立好边界:钱不借、合作不签、私生活不透露,把“不”字练成条件反射。
有人问我,那咋办?
简单,把人生当项目做风控。
见面先查公开判决,微信搜索“失信被执行人”小程序,输入名字秒出结果;合伙先小单试毒,金额控制在你输得起的范围;留证据别嫌麻烦,语音、文字、时间戳全存云盘,真到法庭能少掉一半头发。
最重要的,别把希望押在别人会变好,及时止损比事后哭惨强一万倍。
烂人技术升级,我们的防渣系统也得同步更新。
记住一句话:识别要快,边界要硬,证据要全,跑路要早。
别跟人性较劲,你赢不了,但你可以选择不进场。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人品不好的人十个特征(人品不好的人一般都有这10个特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