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割时间(灵武市651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科技助力为丰收保驾护航)

水稻收割时间(灵武市651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科技助力为丰收保驾护航)

区香岚 2025-10-03 财经 6 次浏览 0个评论

来源:【银川新闻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灵武市农业随处可见科技助力的成果。近日,位于灵武市梧桐树乡的33亩水稻试验示范田迎来收获,64个水稻品种长势喜人,颗粒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摆,稻田里工人们正加紧进行收割。来到试验田里,放眼望去,不同品种的水稻叶色、株高、形态各异,每个品种都插着专属的试验标牌,上面清晰标注着品种的“身份信息”。为保证测产精度,今年采用人工和机械两种收割方式。

灵武市6.51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科技助力为丰收保驾护航

科技赋能 产量有了保障

这片试验田集中展示了耐盐碱高产优势特色品种宁粳73号、宁粳79号、宁粳71号,还有宁粳43号等39个品种,试验新品种25个,通过科学管理观测和数据调查,为农户选种提供参考。同时,开展水稻播量效果对比、水稻美思特控释肥料、微生物菌剂、除草剂药蛋抛使及优质稻种植等多项技术试验示范。此外,园区承担农技推广服务项目,示范带动李家圈村水稻种植规模1000亩,通过科技培训和技术支撑,助力水稻单产提升。

灵武市6.51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科技助力为丰收保驾护航

“经过多年来对水稻品种的研究,选取了宁粳73号和宁粳50号两种名优品种,今年测产达到了每亩1600斤,达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推广效果。”宁夏根来福种业有限公司经理余翔,通过积极探索“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的配套模式,由宁夏根来福种业有限公司所承办运用的“政企合作、科企合作、校企合作、内营外联”的组织手段,为优质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强大动力。

水稻田里迎来了新装备

连日来,灵武市6.51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广大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抢收,农技人员也下到田间地头,助力丰收,一幅“科技助力、颗粒归仓”的丰收画卷正在田间地头徐徐展开。在梧桐树乡的一片水稻田中,水稻收割打捆一体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的作业方式,成为了田间地头最耀眼的“明星”。久保田888收割机加装的全自动打捆机在稻浪中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金黄的稻穗被迅速收割、脱粒,而原本散落在地的秸秆,则被巧妙地打捆成一个个整齐的“稻草人”,均匀一致地抛落在田间。

灵武市6.51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科技助力为丰收保驾护航

“新的机器加入到收割水稻作业,省事、省人又省力,生产效率提升了一倍。”灵武市德琴草制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代耀莉告诉记者,过去一台收割机每天能收割水稻30亩左右,引入了全新的机器每天能收割70亩,工作效率有了大幅提升。新机器的引入让以往收割、脱粒、秸秆打捆三大作业环节一次性完成,改变了传统作业中先收获再处理的二次作业模式,更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拓展了的草制品初深加工产业链,让秸秆这一曾经被视为废弃物的农业副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了草帘、草绳、治沙稻草等草制品,进一步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绿色循环利用。

技术员深入田间 全面推广新技术新装备

在水稻收获的关键时节,灵武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水稻机收减损监测调查工作,同时开展机收减损技术宣传和农机作业指导服务,助力提升水稻机收质量。“三秋”期间,共组织投入各类收获机械410台,引入外来跨区作业机具200余台,投入拖拉机335台以及配套秸秆还田机、打捆机等900余台套,为灵武市粮食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灵武市6.51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科技助力为丰收保驾护航

“除了做好机具保障以外,我们还开展了农业农机技术的培训宣传工作以及农机安全检查,落实外来跨区作业高速路口免费通行、燃油供应这些措施,促进机械化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灵武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宝萍介绍,今年,灵武市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为核心,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方面,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全力做好粮食生产工作,全面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

目前,灵武市各地正统筹调配农机、组织人力,全力推进水稻收割工作,收获进度达20%,预计10月10日前可完成全部收割任务。经测产核算,灵武市水稻种植面积6.51万亩,预测水稻平均亩产达550公斤,预计总产稻谷3.58万吨,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稳向好。

作者:李鲲鹏

【责任编辑:张方旸】

本文来自【银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水稻收割时间(灵武市651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科技助力为丰收保驾护航)》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