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函数奇偶性,很多同学都会犯怵:判断时忘记先看定义域,对着解析式半天算不出f(-x),遇到复杂函数更是“两眼一抹黑”,填空选择本该稳拿的分,却因为判断慢、易出错白白丢掉……其实,函数奇偶性判断根本不用“死算硬推”,记住3句“救命口诀”,30秒就能快速判奇偶,填空选择分稳稳收入囊中!
函数奇偶性的核心是“对称性”: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关于y轴对称。而判断的关键,就藏在“定义域”和“f(-x)与f(x)的关系”里,口诀恰好把这两个核心浓缩成“顺口就会”的短句,不用记复杂定义,读几遍就能刻进脑子里,做题时直接套用,效率翻倍。
3句“救命口诀”,30秒判奇偶
口诀1:“定义域,先来看,关于原点是前提”[礼物]核心含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第一步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即若x在定义域内,-x也必须在定义域内),这是“大前提”——定义域不对称,直接判定“非奇非偶”!
[礼物]秒判示例:
• 函数f(x)=x²(定义域R,关于原点对称,满足前提);
• 函数f(x)=√x(定义域x≥0,-x=-1不在定义域内,不对称→非奇非偶)。
[礼物]操作技巧:看定义域是否“正负对称”,比如(-a,a)、(-∞,∞)是对称的;[0,a)、(-a,0]是不对称的,3秒就能判断!
口诀2:“f(-x)来计算,等于-f(x)是奇函数”[礼物]核心含义:定义域对称后,计算f(-x),若f(-x) = -f(x)(即f(-x) + f(x) = 0),则函数是奇函数。
[礼物]超简计算技巧:找解析式中“x的奇次项”(如x、x³、x⁵),若所有项都是奇次项,或化简后f(-x)能直接写成 -f(x),不用细算就是奇函数!
[礼物]秒判示例:
• f(x)=x³:f(-x)=(-x)³=-x³=-f(x)→奇函数;
• f(x)=x + 1/x:f(-x)=-x + 1/(-x)=-(x + 1/x)=-f(x)→奇函数。
口诀3:“f(-x)等f(x),偶函数没跑了”[礼物]核心含义:若f(-x) = f(x)(即f(-x) - f(x) = 0),则函数是偶函数。
[礼物]超简计算技巧:找解析式中“x的偶次项”(如x²、x⁴、|x|),若所有项都是偶次项,或含常数项(常数是x⁰,属于偶次项),不用细算就是偶函数!
[礼物]秒判示例:
• f(x)=x² + 1:f(-x)=(-x)² + 1=x² + 1=f(x)→偶函数;
• f(x)=|x|:f(-x)=|-x|=|x|=f(x)→偶函数。
口诀实战:3道典型题,30秒内出答案
例题1:判断f(x)=x⁵ + 2x的奇偶性1. 看定义域:R,关于原点对称(口诀1满足);
2. 算f(-x):(-x)⁵ + 2(-x) = -x⁵ - 2x = -(x⁵ + 2x) = -f(x)(口诀2);
3. 结论:奇函数(全程10秒)。
例题2:判断f(x)=x² - 3的奇偶性1. 看定义域:R,对称(口诀1满足);
2. 算f(-x):(-x)² - 3 = x² - 3 = f(x)(口诀3);
3. 结论:偶函数(全程8秒)。
例题3:判断f(x)=√(1 - x²) + x的奇偶性1. 看定义域:1 - x²≥0→x∈[-1,1],对称(口诀1满足);
2. 算f(-x):√(1 - (-x)²) + (-x) = √(1 - x²) - x;
3. 对比:既不等于f(x)(√(1 - x²)+x),也不等于-f(x)(-√(1 - x²)-x);
4. 结论:非奇非偶(全程15秒)。
为什么口诀能“救命”?3大优势直击痛点[礼物]1. 跳过复杂计算:不用逐字展开f(-x)化简,通过“奇次项/偶次项”快速判断,避免计算失误;
[礼物]2. 先抓大前提:先看定义域对称,直接排除“非奇非偶”的干扰,不会因漏看定义域丢分;
[礼物]3. 填空选择秒出答案:3句口诀环环相扣,30秒内完成判断,比常规方法快3倍,节省做题时间。
记住口诀,函数奇偶性“稳拿分”函数奇偶性是初中到高中的高频考点,尤其是填空选择,几乎年年考,分值不低却不难。只要记住“定义域先看→算f(-x)对号入座”这3句救命口诀,不用死记定义,不用复杂计算,30秒就能精准判奇偶,再也不会因“判断慢、算错数”丢分。
从现在开始,把这3句口诀背起来吧!遇到函数奇偶性题,先套口诀,再快速判断,填空选择的分轻松拿下,数学解题效率直接拉满~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奇偶函数如何判断(函数奇偶性救命口诀30秒判奇偶)》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