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年常乐游
胧月的来临对于甄嬛来讲真是不凑巧的,却也是凑巧的。
那时甄嬛刚因为误穿纯元皇后的旧衣而被禁足碎玉轩,失了宠爱,而甄家也因为不肯随大流而被罢职囚禁在家。
胧月的到来,给了甄嬛九死一生的机会。
只是偏不凑巧,让前去求情的甄嬛看到了“宛宛类卿”的字眼,明白了自己在皇上心里只是纯元的替身,瞬间心灰意冷,即便怀着胧月,也决心不再留在宫里对着皇上那张老脸。
在后宫里,孩子与母妃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不过离了甄嬛的胧月,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甚至比当时的温宜公主还受宠。
甄嬛明明是惹怒皇上的,按理来说,皇上肯定是讨厌胧月的,甚至可以说看到她就会想到甄嬛当日的决绝,肯定会有些膈应的呀,怎么会那么宠她呢?
首先,从主观原因讲,皇上此时已经爱上甄嬛了,不仅仅是因为她像纯元皇后,即便生甄嬛的气,但在他大男子主义的世界观里,甄嬛为他生了孩子,肯定就想通了,那么之前的事情便可以一笔勾销了,所以他对这个孩子是充满期待的。
而且从他对温宜公主便可以看出来,他对公主也是十分喜爱的。
所以胧月的到来,可以看得出来,从一开始,皇上就是期待加开心值拉满的状态。
然而甄嬛性子倔强,根本没按他的思路走,他想的是甄远道的事不迁怒与甄嬛,既然孩子已经生了,那就把甄嬛忝居到妃位,这样总能挽回甄嬛的心了吧。
结果甄嬛不给面啊,偏偏要离宫去修行。皇上其实内心有点慌,虽然嘴硬说你这样的性子,的确不适合留在宫里,但是又说,其实你不想出宫修行也行,可以在宫中的宝华殿,其实就是在挽回甄嬛。
在最后的最后,皇上还做了一次努力,那就是胧月的封号。
温庭筠的《菩萨蛮》有“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的记载,胧的意思是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
然而正如甄嬛所言,公主都是满月那日才能赐封号,也就是说正常思路是在公主满月前才会考虑满月这件事。大猪蹄子怎么会突然提起封号这件事呢,胧月胧月,就是想回拢甄嬛的心。
但是甄嬛还是不领情啊。皇上说完封号后不死心,问甄嬛还有什么话对他说吗,就是想看看甄嬛有没有回心转意的余地。可是甄嬛吟了一首诗,直接就是“与君长绝”。
由此可以看出大猪蹄子对甄嬛是有多不舍,毕竟他身为天子能做到如此百转千肠的挽留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胧月生来便寄托了皇上对甄嬛的爱和想念,也就是说有一份天生的优势。
皇上这人呢,又是属于那种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的心态,看他对纯元皇后的态度便知晓了。所以甄嬛在离宫前就为自己的孩子下了两步棋。
第一步,就是给孩子起名。她为孩子起名“绾绾”,原因是长发绾君心,她做不到的就由孩子来做。虽然甄嬛讨厌皇上将她作为纯元的替身,但不得不承认,纯元是最好的护身符,皇上每次叫其名字的时候都有可能想到纯元,会给孩子更多的宠爱。
另外,甄嬛跟了皇上这么久,两人肯定是有情意的,甄嬛说出“长发绾君心”的寓意,也能让皇上每次看到孩子便能想起两人快乐的时光,而且也能击中皇上那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的心态。另外,皇上对甄嬛,其实是有愧疚之心的,能想到甄嬛的话,也会有所补偿。
第二步,就是给孩子找个靠谱的“母亲”。相信很多人都疑问过,甄嬛和沈眉庄那么好,为什么不把孩子给沈眉庄养。
其实当时的沈眉庄的处境并不好,如果将孩子交给沈眉庄之后,孩子和沈眉庄都有可能会陷入悲惨的境地。沈眉庄当时已经失宠,皇帝对于沈眉庄也是爱答不理,如果这个时候,将孩子放到沈眉庄那里抚养的话,是没有任何保障的。沈眉庄不仅护不住公主,还有可能遭到其他对甄嬛不满的人的报复,比如皇后。
所以必须找一个位份高的,经历之前朝瑰公主的事情后,甄嬛很明白公主的荣宠是来自皇帝的宠爱和母家的辉煌的。正如曹贵人为了温宜,想要升到妃位,不经意间向甄嬛透露出若是温宜能有个像端妃那样位份的母亲就不会发愁了。
能与端妃相匹配的位份,很明显就是敬妃了,恰巧敬妃无子,为人又处变不惊,和甄嬛关系要好,如果交给她,不仅孩子的未来有保障,还能卖给敬妃一个人情,她必定会对孩子好。
后来去了甘露寺,甄嬛托芳若姑姑帮她在胧月生辰时打造一个羊脂玉项圈,就像纯元皇后生前最喜欢的芙蓉项圈一样。
最终,皇上在胧月生辰那天看到了项圈,觉得眼熟,由端妃提醒,想起了纯元生前所带,将那个项圈赐给了胧月。
这一招走的可谓是妙,宜修曾说过,纯元真是她的好姐姐,不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涉及到纯元,那便是护身符。纯元的项圈对胧月就好似一道护身符,是一种无形的庇佑,皇上只要看到,胧月不仅不仅可以一生平安,还可保住皇上对她的宠爱。
欢迎关注我@少年常乐游,从影视入手,讲些有趣的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与君长绝什么意思(甄嬛惹怒皇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