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咂舌攒眉
含义:“咂舌”指咂嘴表示赞叹或惊讶,“攒眉”指皱眉头,形容因某事既惊讶又略带为难或惋惜的复杂神情。
易错说明:“咂”读为“zā”,注意与“砸”(zá,敲打)的字形区别,避免错写为“砸舌攒眉”;使用时需明确“复杂神情”的语境,不可单纯用于形容“惊讶”或“为难”,避免语义片面。
388. 瞻前顾后
含义:既指做事前考虑周密谨慎,也指顾虑太多、犹豫不决,需结合语境判断感情色彩。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书写时需注意“瞻”(左边为“目”,指看)与“檐”(yán,左边为“木”,指屋檐)的区别,避免错写为“檐前顾后”;使用时需区分褒贬,形容“谨慎”时为中性偏褒,形容“犹豫”时为贬义,避免褒贬混淆。
389. 沾沾自喜
含义: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含贬义,强调“自我满足”的傲慢感。
易错说明:“沾”读为“zhān”,注意与“粘”(nián/zhān,粘贴)的用法区别,避免错写为“粘粘自喜”;使用时需注意程度,不可用于形容“正常的开心”(如“获奖后沾沾自喜”属误用,应改为“欣喜若狂”),避免程度不当。
390. 斩钉截铁
含义:形容说话或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含褒义。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书写时需注意“截”(右边为“隹”)与“载”(zǎi/zài,右边为“车”)的区别,避免错写为“斩钉载铁”;使用时需搭配“说话、态度、行动”等可体现“果断”的场景,不可用于形容“物体坚硬”(如“钢板斩钉截铁”),避免对象误用。
391. 张冠李戴
含义: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把甲的事物说成或归到乙的身上。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使用时需有“混淆对象”的前提,如2019年全国Ⅱ卷中“将作者与作品张冠李戴”运用正确;不可用于形容“物品摆放混乱”(如“书架上的书张冠李戴”),避免语境误用。
392. 张口结舌
含义:形容因理屈词穷、紧张或惊讶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书写时需注意“结”(此处指“打结”,读“jié”)与“接”(jiē,连接)的区别,避免错写为“张口接舌”;使用时需明确“说不出话”的原因,不可用于形容“单纯的沉默”(如“他只是安静坐着,并非张口结舌”),避免语义模糊。
393. 獐头鼠目
含义: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猥琐,多用来讽刺人的外貌与品行不佳,含贬义。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书写时需注意“獐”(左边为“犭”,指野兽)与“章”(zhāng,无“犭”)的区别,避免错写为“章头鼠目”;使用时需严格限定“形容人”,不可用于形容“动物”(如“这只獐獐头鼠目”),避免对象误用。
394. 昭然若揭
含义:“昭然”指明显、显著,“揭”指揭开,形容真相或坏事暴露得非常明显,无可掩盖。
易错说明:“昭”读为“zhāo”,注意与“招”(zhāo,招呼)的字形区别,避免错写为“招然若揭”;使用时需搭配“真相、阴谋、罪行”等可“暴露”的事物,不可用于形容“优点明显”(如“他的优点昭然若揭”),避免感情色彩不当。
395. 朝秦暮楚
含义:原指战国时期秦楚两国对立,某些小国时而依附秦国,时而依附楚国,后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含贬义。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使用时需注意对象,仅用于形容“人的立场、态度反复”,不可用于形容“事物变化快”(如“天气朝秦暮楚”),避免对象误用。
396. 振聋发聩
含义:“聩”(易读错为“guì”,正确读音为“kuì”,指耳聋),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含褒义。
易错说明:书写时需注意“聩”(左边为“耳”)与“溃”(kuì,左边为“氵”,如“溃败”)的区别,避免错写为“振聋发溃”;使用时需明确“语言文字的唤醒作用”,不可用于形容“声音大”(如“雷声振聋发聩”),避免望文生义。
397. 震古烁今
含义:形容事业、功绩或影响极其伟大,超越古今,含褒义。
易错说明:“烁”读为“shuò”,注意与“砾”(lì,左边为“石”,如“砾石”)的区别,避免错写为“震古砾今”;使用时需搭配“事业、成就、精神”等可“超越古今”的事物,不可用于形容“普通事件”(如“这场比赛震古烁今”),避免程度过重。
398. 正本清源
含义:“正本”指从根本上整顿,“清源”指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隐患。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使用时需突出“从根本解决”的核心,不可用于形容“表面整改”(如“只做表面检查,并非正本清源”),避免语义不符;如2020年江苏卷中“正本清源治理环境”运用正确。
399. 郑人买履
含义:比喻因固执、拘泥于成规,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含贬义。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书写时需注意“履”(指鞋子,左边为“尸”)与“覆”(fù,左边为“西”,如“覆盖”)的区别,避免错写为“郑人买覆”;使用时需明确“拘泥成规”的行为,不可用于形容“单纯的粗心”(如“他忘带钱,不是郑人买履”),避免语境误用。
400. 郑重其事
含义: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含褒义。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书写时需注意“郑”(右边为“阝”)与“正”(zhèng,无“阝”)的区别,避免错写为“郑重其实”;使用时需搭配“态度、行为”等可体现“严肃”的场景,不可用于形容“事物重要”(如“这件事郑重其事”),避免搭配不当。
401. 纸上谈兵
含义:原指赵括只凭兵书议论军事,不切实际,后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含贬义。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使用时需有“空谈理论、无实践”的前提,如2018年全国Ⅲ卷中“脱离实际的方案是纸上谈兵”运用正确;不可用于形容“正常的理论讨论”(如“他们在研究理论,不是纸上谈兵”),避免语义误解。
402. 栉风沐雨
含义:“栉”(易读错为“jié”,正确读音为“zhì”,指梳头发),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易错说明:书写时需注意“栉”(左边为“木”,指梳子类用具)与“节”(jié,无“木”)的区别,避免错写为“节风沐雨”;使用时需突出“辛苦奔波”的语境,不可用于形容“单纯的淋雨吹风”(如“他在雨中散步,并非栉风沐雨”),避免语义偏浅。
403. 炙手可热
含义:原指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靠近,含贬义,不可用于形容“热门、受欢迎”。
易错说明:“炙”读为“zhì”,注意与“灸”(jiǔ,左边为“火”,如“针灸”)的区别,避免错写为“灸手可热”;如“网红商品炙手可热”属误用,应改为“备受青睐”,需严格区分“权势盛”与“受欢迎”的语义。
404. 置若罔闻
含义:“罔”指没有、无,形容对别人的意见、建议或客观存在的事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予理睬。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书写时需注意“罔”(内部为“丶”)与“惘”(wǎng,内部为“亡”,如“迷惘”)的区别,避免错写为“置若惘闻”;使用时需搭配“意见、警告、事实”等可“理睬”的内容,不可用于形容“物品”(如“他对礼物置若罔闻”),避免对象误用。
405. 中流砥柱
含义:“砥柱”指黄河中的砥柱山,比喻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含褒义。
易错说明:“砥”读为“dǐ”,注意与“抵”(dǐ,无“石”)的区别,避免错写为“中流抵柱”;使用时需明确“支柱作用”的场景,不可用于形容“普通参与者”(如“他只是帮忙,并非中流砥柱”),避免程度不当。
406. 众口铄金
含义:“铄”(正确读音为“shuò”,指熔化),原指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也可熔化,后比喻舆论力量强大,连金属都能熔化,也指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
易错说明:书写时需注意“铄”(左边为“钅”)与“烁”(shuò,左边为“火”,如“闪烁”)的区别,避免错写为“众口烁金”;使用时需区分“舆论的积极影响”与“混淆是非”,前者中性,后者贬义,避免感情色彩混淆。
407. 众目睽睽
含义:“睽睽”指睁大眼睛看,形容在众人的注视之下。
易错说明:“睽”读为“kuí”,使用时需突出“众人注视”的场景,不可用于形容“无人关注”(如“他在角落,不在众目睽睽之下”),避免语境矛盾。
408. 周而复始
含义:形容事物循环往复,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中性词。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书写时需注意“复”(重复)与“覆”(fù,覆盖)的区别,避免错写为“周而覆始”;使用时需搭配“循环的事物”(如“四季周而复始”),不可用于形容“一次性事件”(如“这次活动周而复始”),避免对象误用。
409. 蛛丝马迹
含义: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或线索。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书写时需注意“蛛”(左边为“虫”)与“珠”(zhū,左边为“王”)的区别,避免错写为“珠丝马迹”;使用时需搭配“线索、痕迹”等可“寻找”的内容,不可用于形容“明显的证据”(如“这个证据蛛丝马迹”),避免程度不当。
410. 煮豆燃萁
含义:原指曹植《七步诗》中“煮豆燃豆萁”的典故,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或内部互相迫害,含贬义。
易错说明:无易读错字,使用时需严格限定“内部矛盾”,尤其是“亲属、团体内部”,不可用于形容“外部冲突”(如“两国交战不是煮豆燃萁”),避免对象误用。
411. 擢发难数
含义:“擢”(正确读音为“zhuó”,指拔),形容罪行极多,多得连拔下头发来计数都数不完,含贬义。
易错说明:书写时需注意“擢”(左边为“扌”)与“濯”(zhuó,左边为“氵”,如“濯洗”)的区别,避免错写为“濯发难数”;使用时需搭配“罪行、错误”等可“计数”的负面事物,不可用于形容“优点多”(如“他的优点擢发难数”),避免感情色彩与对象双重误用。
#成语##易错成语##语文基础知识##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铄什么读音(语文基础知识高考易考易错成语411例38741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