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特别的故事——关于一个女孩,如何让几块钱的塑料玩具,变成价值百万的艺术珍品。
你或许很难想象,廉价的充气玩具,经过她的画笔,竟然成了国内外名流争抢的收藏品,连LV都主动找上门合作。
2019年,她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杰出青年;她被称为“中国90后艺术家的代表”,但伴随掌声的,还有无数争议。
有人说她“媚俗”,有人说她破坏传统——可她,偏偏用一幅画,卖出了299万的天价。
她,就是孙一钿。
【童年与觉醒】
1991年,孙一钿出生在浙江温州。3岁时,她一拿起画笔就两眼发光。
从温州少年美术学校到央美附中,再到央美,她一路狂奔,直到大四那年——一次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走访,彻底改变了她的艺术轨迹。
那些劣质的边角、刺眼的颜色、粗糙的塑料玩具,却让她感到无比的亲切。她说:“我仿佛就是从那里生长出来的。”
她开始用丙烯颜料,一笔一笔画出那些充气鸭子、仙人掌、小企鹅。
画面里,鸭子“假得很逼真”,企鹅的睫毛翘得灵动,仙人张开双臂仿佛在说“抱抱”——这些画,乍看是童年记忆,细看却藏着超现实的疏离感。
【争议与突破】
但很多人质疑:画玩具?也算艺术吗?
2018年,她的双联画《一双眼睛看两个世界》以103.5万拍卖成交;2023年,《长睫毛的企鹅》拍出174万;2024年,《开场》中一只充气狗,直接刷新记录——299万。
争议越大,她越清醒。她的画背后,从来不只是“可爱”。
比如《美元兔》——兔子的眼睛被换成美元符号,乖巧坐着,却让人隐隐不安。
她说:“我想让观众怀疑真实,就像我们在消费社会里,分不清需要与欲望。”
【艺术与生活】
她拒绝被定义。哪怕作品拍出天价,她依然穿T恤牛仔裤、吃楼下盒饭、去公园散步。
她有个“自然物”系列——画湖水、树根、神像,却从不展出。她说:“那是我的精神自留地,不需要被评价。”
就连和LV合作时,对方想给企鹅镶钻石,她直接拒绝:“廉价感,才是最珍贵的。”
《Vogue》评价她:“用塑料玩具打破了奢侈品的精英感,让时尚有了温度。”
如今,她在清华读博,研究“西方绘画史中的物”,每天早10点雷打不动去工作室画画。
她说艺术没有宏大目标——“只要能每天画画,有人喜欢,就够了。”
她让我们看到: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游戏,而是源于生活、忠于内心的表达。那些被忽略的廉价与平凡,终会发光——只要你相信,它们值得。
这就是孙一钿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女孩子玩具推荐(90后女孩暴改充气玩具)》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