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多次强调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广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依据《健康中国行动》、《健康辽宁行动》与《健康沈阳行动》有关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要求,“健康沈阳”紧盯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将健康科普传播努力变“我们讲什么百姓听什么”为“百姓想听什么我们讲什么”,推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返校复学、复工复产、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防治、中医养生等专题系列健康科普视频,及时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心知识,科学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和预防疾病,增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视频加载中...
现在已经进入夏季,夏季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时期,如何在夏季养护正气,提高免疫力呢?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夏季养生要做到以下四点:一、调睡眠-夜卧早起,起居有常
《内经》指出,夏季养生首先要“夜卧早起”,夏天昼长夜短,阳气充盛,作息时间应该是晚睡早起。从“立夏”之后,天黑得晚亮得早,昼长夜短,我们的人体就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将睡眠习惯改成晚睡早起,晚上可以适当晚睡,但不宜超过23点,晚睡养阴以静,以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上不要睡懒觉,5-6点天亮的时候起床,早起兴奋精神以顺应养阳以劳,多享受太阳的光照,增加活动的时间。
夏季睡子午觉最养生,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是晚23时至凌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睡好子午觉可助养阴养阳使人体趋向“阴阳调和”的健康状态,缓解夏乏。
所以除了晚睡早起,还要适当地午休,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而且能够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午时是指11时~13时,这个时候心经当令,宜小睡30分钟~1小时以养心。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很有好处。
二、节饮食 - 饮食有节,清淡为主
中医认为夏至节气进入阳气最旺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1.少食冷饮
夏天酷暑难耐,此时人们喜欢喝冷饮,吃寒凉食物,但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要养成喝热茶、不喝冷饮、不吃冷食的习惯。喝水以温开水为宜。
2.适量吃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一天之内,早上食生姜最好。吃姜可缓解酷暑带来的疲劳乏力、厌食失眠等症状,同时,适量吃姜还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防止肚腹受凉及感冒。
3.多食粥类
立夏之后,人们嗜睡成瘾、食欲不振,中医学认为,这主要是由暑湿脾弱所致,建议早晚进餐时多喝些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等。也可以在即将熬制好的粥里加一点荷叶,以增强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功效。
4.巧吃苦味
入夏之后,人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火”的症状。而苦味入心经,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此时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苦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5.适食酸味
酸味主收敛,夏季多食一些酸性的食物不仅可以防止大汗耗伤津液,还可以收敛心气、心阳。如百香果、柠檬,也可以用乌梅、山楂、甘草、桂花、冰糖等煮上一壶酸甜爽口的酸梅汤。
三、缓运动-防热防暑,适当运动
夏天外界阳气最旺,多到户外活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运动宜选择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进行。可在公园、树林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宜。
但在夏季不宜运动量过大。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由于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汗液过多地流失会伤及体内阳气,要避免大汗淋漓的运动。
四、调情志-情志舒畅,心平气和
《内经》认为,夏季要特别注意精神调养。因为夏日炎炎,往往容易让人心烦气躁,心绪不宁。而面对新冠疫情的反复,大众也容易出现焦虑、惊慌等情绪。夏季养心要顺应“夏长”的特性,借助夏天季节散发,把不良的情绪宣泄出去,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
一方面要应重视“静养”,“使志无怒”,力争做到“戒怒戒躁”,使自己养成急事不惊、烦事不争的心态。另一方面要“若所爱在外”,即精神要充沛、饱满,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此外还要“无厌于日”,不要讨厌夏天的太阳,总待在空调房里,要自然避暑,可以到林荫下、花间处、小河旁散散步,晒晒太阳,在这种自然的环境下出点汗,能颐养心神。
《内经》指出,夏天主心,夏天也容易伤“心”,立夏过后,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负担加重。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养心,以预防心脏病。
1、经常按摩“养心穴”
*内关穴
【简易取穴】伸开上臂,在前臂前区,从腕横纹向上量3横指,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曲肌腱。
*少府穴
【简易取穴】在手掌心,第四、五掌骨之间,屈指握拳时小指指尖所指处。
*天泉穴
【简易取穴】从腋前纹头直下3横指,在肱二头肌肌腹间隙中,按压有酸胀感处。
2.下午喝杯养心茶
调配一些简单的中药茶,清热解暑兼养心安神。
◆参麦养心茶
方法:用西洋参6片、麦冬10粒,开水浸泡代茶饮,适合暑热所致的神疲虚弱乏力、头晕、口渴、汗多者;
◆菊麦养生茶
方法:10朵雪菊,10粒麦冬,20克炒麦芽,每天配上这三味中药,用开水冲沏,代茶饮用即可。夏天心火旺,很适合菊麦养生茶。
◆三叶茶
方法:取荷叶、竹叶、薄荷叶每种3-5克,或者任选其中的一种(荷叶、竹叶用5-10克,薄荷叶5克即可)泡茶喝。有清心火、养心和消暑的作用。
3.夜间养心要泡脚
夏季湿气较重,湿邪最易侵袭人体的脾脏。湿邪困脾,久之易伤心阴。夜间泡脚配合按摩涌泉穴,有助于促进睡眠。按摩涌泉穴还可以激发肾精、滋养心神。
夏季养生要注意“夜卧早起”,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清淡为主;防热防暑,适当运动;情志舒畅,心平气和等几个方面,顺应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奏,合理正确地调理身体,养生防病。
【本期专家】张文静,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直属健康教育中心主治医师,中级营养师,医学博士。担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委员,辽宁省针灸学会中医微创与经筋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健康养生知识500条视频(疫情防控健康科普 视频夏季养生护正气)》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