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指
在三星堆的人像中,至少有三个造型是翘起一根小拇指的,我们暂且称之为“兰花指”。
京剧的兰花指:
三星堆人像的兰花指不同于戏剧和舞蹈的兰花指。
三星堆的兰花指只翘起一根小拇指。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阳数”——九。
我们来看看“乾”卦造型:
四加五等于九:
一只手是四根手指,一只手是五根手指,加在一起代表“九”。
4+5=9
乾卦属于阳卦,所以要用最大的阳数“九”来表示。
“乾”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日(眼睛)”和“九(象牙形、勾型)”。
这种勾形的眼睛常被误认为是“臣”字,实际上是“乾”字。
乾为天:
三星堆“青铜太阳轮”实际上是“丁”和“大”的组合,代表“天(斟鄩)”。
丁加大等于天
三星堆“青铜太阳轮”,实际上是“天”字,由“丁”和“大”组成。
突厥语词典:
天,突厥语Täñri(Teŋri),古代译为“撑犁、邓林、斟鄩、斟灌、斟戈”,近代一般译为“腾格里、腾格尔”。
夏都斟鄩标志:
瞬目重瞳(勾形眼睛)——乾:
《白虎通》说:“舜目重童,是谓玄景(乾)。上应摄提,以象三光。”
瞬目重童
伏羲龙柱:
龙柱(伏羲)
龙柱印章文字
龙柱印章文字中的“乾坤坎离”四字:
乾为天:
上面的勾形是“九”,代表最大的阳数。下面是“大”,最下面的圆圈是“丁”,“丁”和“大”组成“天”。
丁加大等于天
四象:
爱鸟人士——东夷少昊:
少昊衣服上的“金”字,代表“金天氏”:
据说,少昊掌管着“九扈鸟”。
甲骨文的“扈”字:
扈鸟,头上有“户”字形符号:
少昊掌管九种扈鸟,也就是“九扈”。但是,一个人的手里只能拿一只鸟,怎么办?
于是就用手指表示“九”,代表手里有九只扈鸟。
少昊两前臂上面的字分别是“昊(少昊)”和“嚣(玄嚣)”。
三、成都之都《山海经》里提到过“求如之山”,“求”实际上是“九”字,就是翘起一根小拇指的造型。“如”实际上是“邑加玉璋(口)”。
“求如”就是“九口邑”:
“求如”就是“九口邑”,就是“都”字,代表成都。
“都”字:
《山海经》说求如山(成都)有铜矿,应该是没错,否则三星堆的青铜器从哪来的呢。
而且,《山海经》提到的“息壤”以及“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中的五彩石,都应该是铜矿资源(铜矿石)。
成都与蟾蜍
金沙遗址出土的蟾蜍形象:
从现代汉语的发音来看,“成都”和“蟾蜍”这两个词的发音几乎没有相似性。
然而,在古代汉语的发音中,“成都”和“蟾蜍”的发音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金沙遗址出土的蟾蜍形象,很可能就是代表“成都”的。
发土
《山海经》中的“后土”实际上是“发土”。
发土,即土发、拓跋、吐蕃,土地之神。“发土”被人们在抄写过程中误认成了“后土”。
发,后
脚在上,手在下,就是“发”字:
发
发土: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大十二岁,鲧)。
后土(发土)生信(许建),信(许建)生夸父(大十二岁,鲧)。夸父(鲧)不量力,欲追日(舜)景,逮(遁)之于禺谷。将饮(堙)河而不足(止)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山海经·海内经》:“共工(共回)生后土(发土),后土(发土)生噎鸣(许建),噎鸣(许建)生岁十有二(鲧)。洪水滔天,鲧窃帝息壤(铜矿石)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崇伯鲧: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兰花指歌词是什么意思(三星堆人物形象的兰花指是什么意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