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磊,身边人都喊我张大神,倒不是说我多能耐,就是对吃的较真。跟老婆秀琴结婚八年,她别的没啥执念,就馋一口地道的面。
家门口那条街,从东头的连锁面馆到西头的夫妻小店,我俩闭着眼都能数出哪家的面加了多少味精,哪家的浇头是预制的。秀琴总咂着嘴叹气:“老张,你说这面咋就吃不出人家原产地那股子讲究劲儿?上次去新疆吃的辣子面,那辣香能在嘴里绕半天,回来再吃咱这儿的,要么辣得冲头,要么淡得没味。”
去年深秋,秀琴生日,我订了她念叨好久的网红排骨面外卖。她捧着碗吃了两口,就放下筷子了,眼眶有点红:“要是能吃到我老家那种吸满肉汁的焖面就好了,我妈以前做的,面条都油亮油亮的。”
我心里像被啥东西扎了一下。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着秀琴熟睡的脸,突然就下了决心 —— 不就是几口正宗面嘛,我去学!
第二天一早就揣着银行卡去了火车站,卡里是我俩攒了大半年的 5 万 5 积蓄。这一去就是 45 天,足迹从新疆乌鲁木齐的二道桥巷弄,转到重庆渝中区的老街区,再奔陕西咸阳的城中村面馆,最后回河北老家找村里的老厨。
在新疆,我蹲在卖辣子面的买买提大叔后厨帮工,每天天不亮就去择菜、洗碗,大叔看我实在,第三天偷偷跟我说:“泼辣子的油,冒烟后得晾够 30 秒,分三次泼,少一秒都不行,不然要么苦要么不香。”
到了重庆,开板凳面的王老板是个倔脾气,我天天去吃面,每次都多加两块钱臊子,磨了五天,他才在收摊时跟我说:“姜蒜别切,捣成泥加凉水,这才是老重庆的底味儿秘诀。”
陕西咸阳的剁椒面师傅最实在,听说我是为老婆学的,直接把账本翻给我看:“剁椒 500 克配 50 克芝麻粉,多一勺少一勺都不对味儿,你记好了。”
那 45 天,秀琴每天晚上都会给我发消息,有时候是 “家里的面袋子还空着等你回来填”,有时候是 “今天买了新鲜的辣椒,等你回来做剁椒”。我就把师傅们说的每句话、每个食材克数都记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了三大本,边角都磨卷了。
现在总算把这四款面的真功夫带回来了,每克食材、每步手法都不含糊,你们照着做,保准跟我在当地吃的一个味儿。这配方,收藏了绝对不亏。
先把食材备齐,我都按学来的克数标好了,照着买准没错,差一点味儿就不对:
类别
食材名称
用量
备注
主料
新疆拉条子(或高筋手擀面)
400 克
高筋手擀面选含水量低的,煮出来更劲道
主料
羊腿肉(或牛肉)
150 克
羊腿肉选带点脂肪的,炒出来更香
辅料
线辣椒(或二荆条)
100 克
选颜色鲜红的,辣度适中带果香
辅料
干辣椒面(中粗)
30 克
一定要中粗,太细易糊,太粗出不来味
辅料
大蒜
5 瓣(约 20 克)
选紫皮蒜,香味更浓
辅料
生姜
3 片(约 15 克)
用老姜,去腥效果好
辅料
洋葱
半个(约 100 克)
选黄皮洋葱,甜味重
辅料
番茄
1 个(约 150 克)
选熟透的沙瓤番茄,容易炒成泥
辅料
生抽
2 勺(约 30 毫升)
用酿造生抽,味道纯正
辅料
盐
1 勺(约 5 克)
普通食用盐即可
辅料
花椒粉
1 小勺(约 2 克)
用当年的新花椒磨的粉
辅料
孜然粉
1 小勺(约 2 克)
选新疆产的孜然,香味浓郁
辅料
香醋
1-2 滴(约 0.5 毫升)
用山西老陈醋,酸味醇厚
辅料
食用油(泼辣子用)
150 毫升
用菜籽油,泼出来的辣子更香
辅料
清水
50 毫升
普通自来水就行
辅料
淀粉
5 克
玉米淀粉或土豆淀粉均可
处理食材:羊腿肉逆着纹理切成 2 毫米厚的薄片,这一步得顺着肉的纹理切,不然炒出来容易碎。加 5 毫升生抽、5 克淀粉抓匀,手上得使劲抓,让肉充分吸收料汁,腌 10 分钟,这样肉炒出来才嫩。线辣椒去蒂切成 3 厘米的段,太长吃着费劲,太短容易炒烂。大蒜切末,尽量切得细点,生姜切丝,洋葱撕成细丝,番茄顶部划十字,用开水烫 10 秒,皮一撕就掉,切成 1 厘米见方的小丁。泼制油辣子:找个耐高温的瓷碗,千万别用塑料碗,会烫化。放入 30 克干辣椒面、1 克盐、2 克花椒粉拌匀。锅里倒 150 毫升菜籽油,开大火烧,盯着油面看,等油面冒烟,能看到细微的青烟往上冒,立刻关火,晾 30 秒。先倒三分之一的油进辣椒碗,边倒边用筷子快速搅拌,这时候能闻到浓浓的辣香,筷子要不停搅,不然底下的辣椒面容易糊。等 10 秒再倒三分之一,继续搅拌,最后把剩下的油倒进去,搅均匀后放一旁备用,油辣子得焖至少 15 分钟,香味才能全出来。炒制浇头:锅里放 10 毫升食用油,油热到六成,手放在锅上方 10 厘米处能感觉到热气,下腌好的羊肉片,大火快速滑炒,铲子要不停翻,看到羊肉全部变色就盛出来,也就十几秒的事,别炒太久,不然肉老得嚼不动。同一口锅不用刷,里面还有羊肉的油香,再加 5 毫升食用油,下姜丝、蒜末、洋葱丝,小火炒 1 分钟,炒出香味,洋葱变软就行。放入番茄丁,加 50 毫升清水,转中火炒,用铲子把番茄压一压,炒到番茄成泥状,能看到汤汁变浓稠。倒入炒好的羊肉片,加 25 毫升生抽、2 克孜然粉、4 克盐,大火翻炒 30 秒,让每片肉都裹上酱汁,关火备用。煮面与拌制:锅里加 2 升清水,开大火烧开,放 2 克盐,这样煮出来的面条更筋道。下入拉条子,用筷子搅一下防止粘连。等水再次烧开,加半碗凉水,这叫 “点水”,能让面条内外熟得均匀。再烧开,看到面条浮起来,用筷子夹一根咬开,没有白芯就熟了,大概 3-5 分钟。捞出来放进凉开水中过一遍,用手抓两下沥干水分,这样面条更劲道,还不粘。组装调味:把沥干的面条放进碗里,先淋 3 勺油辣子,连油带辣椒一起舀,别只舀辣椒,油才是香味的关键。然后浇上肉浇头,放一把线辣椒段,滴 1-2 滴香醋,用筷子从碗底往上翻拌均匀,让每根面条都挂上油辣子和酱汁,赶紧吃,凉了香味就散了。排骨焖面的关键在排骨要炖烂,面条要吸足汤汁,食材用量得准,一点都不能差:
类别
食材名称
用量
备注
主料
猪肋排
500 克
选中间段的肋排,带点肥的,炖出来香
主料
手擀面(或鲜面条)
300 克
鲜面条选碱水面,焖出来更筋道
辅料
大葱
1 根(约 50 克)
选葱白长的,香味足
辅料
生姜
3 片(约 15 克)
老姜切片,去腥效果好
辅料
大蒜
5 瓣(约 20 克)
拍扁就行,不用切太碎
辅料
干辣椒
3-4 个(约 5 克)
不吃辣的可以少放
辅料
八角
1 颗(约 3 克)
选完整的,香味浓郁
辅料
香叶
1 片(约 1 克)
放多了会发苦,一片刚好
辅料
生抽
2 勺(约 30 毫升)
酿造生抽,提鲜
辅料
老抽
1 勺(约 15 毫升)
调色用,别放多了会黑
辅料
料酒
1 勺(约 15 毫升)
用黄酒最好,去腥增香
辅料
盐
半勺(约 2.5 克)
最后放,避免排骨变硬
辅料
白糖
1 小勺(约 3 克)
提鲜,中和咸味
辅料
食用油
30 毫升
普通花生油即可
辅料
清水(或啤酒)
800 毫升
用啤酒炖排骨更软烂,香味更特别
辅料
食用油(拌面条用)
5 毫升
防止面条粘连
处理食材:猪肋排切成 5 厘米长的段,用清水泡 20 分钟,中间换两次水,把血水充分泡掉,不然炖出来的汤会腥。锅里加 1 升冷水,放入排骨、15 毫升料酒、2 片生姜,开大火烧开,看到水面浮起一层灰色的浮沫,用勺子撇干净,一定要撇彻底,不然影响口感。然后把排骨捞出来,用温水冲净表面的浮沫,不能用冷水,冷水会让排骨表面的蛋白质凝固,口感变柴。大葱切成 3 厘米的段,大蒜拍扁,不要拍太碎。鲜面条倒在案板上,淋 5 毫升食用油,用手抓匀,每根面条都要裹上油,放在一旁备用,这样焖的时候不会粘成一团。炒香调料与排骨:锅里倒 30 毫升食用油,油热到五成,油面平静,放入葱丝会冒泡,下葱段、1 片生姜、大蒜、干辣椒、八角、香叶,小火炒 30 秒,炒出香味,注意盯着点,别炒糊了,糊了就发苦。放入排骨,转大火快速翻炒,炒 3 分钟左右,直到排骨表面微微焦黄,能看到锅里逼出一些油脂,这样排骨更香。调味焖煮排骨:加 30 毫升生抽、15 毫升老抽、3 克白糖,继续大火翻炒 1 分钟,让排骨均匀裹上酱汁,颜色变成棕红色,翻炒的时候要快,别让酱汁粘在锅底。倒入 800 毫升清水(或者啤酒,用啤酒炖更香浓,排骨也更容易烂),水量要没过排骨 2 厘米,少了炖不熟,多了面条吸不完。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焖煮 35 分钟,用筷子扎一下排骨,能轻松扎透就说明烂了,扎不动就再焖 5 分钟。铺面焖制:开盖后加 2.5 克盐,用勺子搅一下,尝一下汤汁的味道,咸淡刚好就行。把调好味的面条均匀铺在排骨和汤汁上,注意不要搅动面条,让面条平摊在上面,尽量铺得均匀点。盖上锅盖,转中小火焖 12 分钟,期间绝对不能开盖,一开盖热气跑了,面条就吸不上汤汁了。拌匀出锅:关火后焖 5 分钟,这一步叫 “收味”,能让面条更入味。开盖后用筷子把面条挑散,和排骨、汤汁充分拌匀,每根面条都要裹上汤汁,撒上葱花,就可以吃了,趁热吃最香。重庆板凳面的灵魂在臊子和底味,食材一样要精准,少一样都不是那个味儿:
类别
食材名称
用量
备注
主料
鲜面条
750 克
选重庆本地的水叶子面,口感最好
主料
五花肉
300 克
选三肥七瘦的五花肉,臊子更香
辅料
大红袍花椒
2 勺(约 10 克)
选当年的新花椒,麻味足
辅料
豆瓣酱
1 勺(约 15 克)
用郫县豆瓣酱,剁碎一点
辅料
甜面酱
1 勺(约 15 克)
普通甜面酱即可
辅料
猪油
1 勺(约 15 克)
用猪板油熬的猪油,香味浓
辅料
大葱
10 克
切成片,提香
辅料
生姜
10 克
分成两份,一份切片,一份捣泥
辅料
大蒜
10 克
捣成泥,香味更浓
辅料
盐
1 勺(约 5 克)
根据口味调整
辅料
白糖
2 勺(约 10 克)
中和辣味和咸味
辅料
味精
半勺(约 2 克)
提鲜,可不放
辅料
芝麻酱
2 勺(约 30 克)
用凉开水调稀再用
辅料
辣椒油
2 勺(约 30 毫升)
自己炸的最好,香而不辣
辅料
酱油
2 勺(约 30 毫升)
用酿造酱油,别用生抽
辅料
黄酒
2 勺(约 30 毫升)
去腥增香
辅料
香油
1 勺(约 15 毫升)
普通芝麻油即可
辅料
碎米芽菜
70 克
选四川产的,香味足
辅料
熟花生米
30 克
油炸花生米最好,香
辅料
榨菜
50 克
选涪陵榨菜,切成末
辅料
小白菜
200 克
选嫩一点的,烫一下就熟
辅料
高汤(或面汤)
600 毫升
骨头汤最好,没有就用面汤
预处理食材:五花肉洗净,去皮后把肥肉和瘦肉分开,都切成 1 厘米见方的丁,肥肉丁和瘦肉丁分开放,这样炒的时候火候好控制。锅里不放油,烧到微热,放入 10 克大红袍花椒,小火焙 2 分钟,闻到花椒香味就关火,倒出来晾凉,用擀面杖擀成细花椒面,擀得越细越好,麻味更均匀。熟花生米去皮,用刀切碎,不用太碎,有颗粒感才香。榨菜切成 5 毫米见方的末,大葱切成片,生姜分成两份,各 5 克,一份切片,另一份和 10 克大蒜一起放进蒜臼里,捣成泥,加 20 毫升凉开水,调成姜蒜水,静置 10 分钟让味道充分出来。炒制臊子:锅烧热后放入 15 克猪油,等猪油融化,冒小泡的时候,放入肥肉丁,小火慢炒 3 分钟,直到肥肉丁吐油,变得金黄,油要多炒出来点。加入瘦肉丁,转中火炒 2 分钟,炒到瘦肉丁变色,表面微焦。烹入 30 毫升黄酒,翻炒 10 秒,去除肉腥味,黄酒要沿着锅边倒,利用锅气激发香味。放入葱片、5 克姜片、15 克豆瓣酱、15 克甜面酱,小火炒 2 分钟,炒出红油,这时候能闻到浓浓的酱香味,炒的时候要不停搅,别让酱粘锅底。放入 70 克碎米芽菜,继续小火炒 1 分钟,炒出芽菜的香味,关火,把臊子盛出来,放一旁备用,臊子可以多炒点,放冰箱冷藏能吃一周。处理青菜:锅里加 2 升清水,开大火烧开,放入 200 克小白菜,烫 30 秒,看到小白菜变色就捞出来,放进冷水中降温,这样青菜更翠绿。挤干水分后切成 3 厘米长的段,加 15 毫升香油拌匀,防止粘连,也能增香。煮面:锅里的水再次烧开,放入鲜面条,用筷子搅一下,防止粘锅底。煮 2 分钟,看到面条浮起来,再煮 1 分钟就熟了,鲜面条别煮太久,不然会烂,捞出来的时候要带点面汤,别沥太干。调底味:准备 4 个碗,每个碗里先放 150 毫升烧开的高汤(没有高汤就用煮面的面汤),汤一定要热,这样才能激出调料的香味。再放 7.5 毫升酱油、1.25 克盐、0.5 克味精、5 毫升姜蒜水,然后放 7.5 克芝麻酱(芝麻酱提前用凉开水调稀,不然拌不开)、7.5 毫升辣椒油,用筷子搅拌均匀,底味要调足,面条才有味道。装碗成型:把煮好的面条分别捞进 4 个碗里,每个碗里放 75 克臊子、50 克小白菜、7.5 克花生碎、12.5 克榨菜末,撒点小葱花,再撒上少许花椒面,重庆板凳面就做好了,端着碗蹲在板凳上吃,才有那味儿。剁椒酱是这碗面的核心,食材比例不能错,多一勺少一勺都不行:
类别
食材名称
用量
备注
主料
手工拉条子面条
600 克
自己拉的最好,没有就买现成的
剁椒酱食材
剁椒
500 克
选新鲜的红剁椒,辣度适中
剁椒酱食材
肉末
150 克
猪肉末,三肥七瘦
剁椒酱食材
大葱
30 克
切成碎末,提香
剁椒酱食材
姜末
10 克
切得细点,去腥
剁椒酱食材
生抽
30 毫升
酿造生抽,提鲜
剁椒酱食材
蚝油
10 毫升
增加鲜味
剁椒酱食材
白糖
5 克
中和剁椒的燥辣味
剁椒酱食材
芝麻粉
50 克
自己磨的芝麻粉最好,香
剁椒酱食材
细辣椒粉
20 克
选颜色鲜红的,出红油多
剁椒酱食材
食用油
100 毫升
菜籽油最好,香味浓
辅料
青菜
200 克
菠菜、油麦菜都行,烫一下就熟
处理基础食材:把 500 克剁椒倒进漏勺里,控 30 分钟,把多余的水分控掉,不然炒出来的剁椒酱会很稀,不成形。控的时候可以用手轻轻压一下,加快出水,但别太用力,不然剁椒会碎。30 克大葱切成碎末,越碎越好,和 10 克姜末放在一起备用。炒制剁椒酱:锅里倒 100 毫升食用油,凉油的时候就放入 150 克肉末,然后开火,用中小火慢慢炒,用铲子把肉末铲散,别让它粘成一团。炒到肉末全部发白变色,没有红血丝。加入葱末、姜末,继续炒 30 秒,炒出香味,去除肉末的腥味。放入控干水分的剁椒,转中火翻炒 2 分钟,让剁椒的水汽散发掉一部分,看到锅里的油开始往上冒小泡。淋入 30 毫升生抽、10 毫升蚝油,加 5 克白糖,翻炒 1 分钟,白糖能中和剁椒的燥辣味,让辣味更柔和。加入 50 克芝麻粉,炒匀后再加入 20 克细辣椒粉,继续炒 1 分钟,直到看到红油析出,剁椒酱变得油润红亮,关火,盛出来放凉备用,剁椒酱放凉后味道更浓。煮面:锅里加 2 升清水,开大火烧开,放入手工拉条子,用筷子搅一下,防止粘连。等水烧开,加半碗凉水,再次烧开后,放入 200 克青菜,煮 1 分钟,看到青菜变软,面条没有白芯,就可以捞出来了,直接捞进马勺里(没有马勺用大碗也行),捞的时候带点面汤,别太干。调味拌匀:在装有面条和青菜的马勺里,加入 30 克炒好的剁椒酱(根据自己能吃辣的程度调整,不能吃辣的少放,能吃辣的可以多加),用筷子把面条、青菜和剁椒酱充分拌匀,让每根面条都裹上剁椒酱,就可以端着马勺吃了,这才够味儿,吃的时候满头大汗才过瘾。那天把这四款面的配方整理好,正好是周末,天刚蒙蒙亮我就爬起来了,揣着菜篮子去了菜市场。羊腿肉要选最新鲜的,老板见我来得早,给我挑了块带点脂肪的,说 “炒着香”;猪肋排要中间段的,炖出来软烂;五花肉得三肥七瘦,做臊子才地道;剁椒要鲜红的,看着就有食欲。
回到家,秀琴还没起,我轻手轻脚进了厨房,系上她给我买的那条蓝格子围裙,开始忙活起来。先把排骨泡上血水,再处理羊肉,厨房里很快就飘起了食材的清香味。
秀琴被香味弄醒了,揉着眼睛从卧室走出来,看见我在厨房忙前忙后,笑着问:“老张,你这又是炖又是切的,弄啥呢?” 我回头冲她笑了笑:“给你做‘正经味儿’的面,你不是一直想吃嘛。”
她干脆搬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口,支着下巴看着我。我先炖上排骨,砂锅里咕嘟咕嘟响,香味慢慢飘满了整个屋子;再泼油辣子,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辣椒的香味,秀琴吸了吸鼻子:“这味儿,跟在新疆闻到的一样!”
第一个做好的是新疆辣子面,红亮亮的红油裹着劲道的面条,上面点缀着薄薄的羊肉片。我端上桌,秀琴迫不及待地挑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嚼了几口,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就是这个味儿!老张,太香了,跟去年我们去新疆吃的一模一样!”
接着是排骨焖面,我掀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酱香扑鼻而来,面条油亮油亮的,吸满了肉汁。秀琴吃了一口,眼泪突然就掉下来了,我赶紧放下筷子问她咋了,她抹了抹眼泪,笑着说:“没咋,就是太好吃了,跟我妈做的一个味儿。你在外面学面的时候,我每天都想,等你回来,能吃上一口你做的面就好。”
那天我们俩坐在餐桌旁,从中午吃到下午,把四款面都尝了个遍。秀琴一边吃一边给我讲她小时候吃面的故事,说她妈以前做焖面,总是等她放学回家才铺面,怕面凉了。我听着,心里暖暖的。
吃完面,秀琴收拾碗筷,我坐在沙发上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那 45 天的奔波、5 万 5 的花费,都值了。其实学面的时候我才明白,好吃的面不在于调料多贵,在于用心 —— 就像过日子,得一步步来,火候到了,味道自然就对了。
现在每个周末,我都会给秀琴做一碗她爱吃的面,有时候是剁椒面,有时候是排骨焖面。她总说:“老张,你现在真是我们家的‘面神’了。” 我就笑着说:“还不是为了给你做口好吃的。”
前几天,秀琴跟我说,她把我做面的视频发到了朋友圈,好多朋友都问配方,我说:“那咱就把配方分享出去,让更多人能吃到正宗的面,能给爱的人做口好吃的。”
如果你也有爱吃面的家人,不妨把这篇配方存起来,试着做给他们吃。毕竟,最动人的味道,从来都藏在自家的厨房里,藏在为爱的人用心做饭的烟火气里。说不定哪天,你也能成为家里的 “面神” 呢。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面叶子好吃做法(花 5 万 5 跑遍中国)》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