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的组词有哪些(成语里的潍坊17|然糠照薪 发生在青齐间的励志故事)

糠的组词有哪些(成语里的潍坊17|然糠照薪 发生在青齐间的励志故事)

养睿姿 2025-09-17 科技 4 次浏览 0个评论

然糠照薪,原意是点着谷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文言纪实小说总集《太平广记》。《太平广记》里是这样记载的:“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间为诗赋。”

这位“然糠照薪”的主人公叫李琪,字台秀,唐末五代人,他因为丁母忧流寓在青州和齐州之间。丁忧期间,依然勤学不辍。没有灯火照明,他便燃糠照明,夜以继日地学习,读了数千卷书,期间还写了很多诗赋。

然糠照薪,正是发生在青州(今潍坊青州市)、齐州之间的励志故事。

成语里的潍坊(17)|“然糠照薪”—— 发生在青、齐间的励志故事

齐文化长廊

这个李琪可不简单,虽出身官宦世家,但全无纨绔习气,从小便勤奋好学,追求上进,年纪轻轻就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才情。十三岁时,李琪就已经以词赋和诗颂为当时的宰相王铎所知晓。

《太平广记》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琪总角谒铎。铎顾曰:‘适蜀中诏到,用夏州拓跋思恭为收复都统,可作一诗否?’即秉笔立制,云:‘飞骑经巴栈,洪恩及夏台。将从天上去,人自日边来。此处金门远,何时玉辇回。蚤平关右贼,莫待诏书催。’铎益奇之,因执琪手曰:‘此真凤手也。’时年十四。”

这已不是王铎第一次考验李琪了。在此之前,王铎因怀疑有人代笔,已考验过一次李琪。

据《旧五代史·李琪传》记载,唐广明年间的一天,时为晋公的王铎召李琪的父亲李縠(王铎的都统判官)到公署饮酒,暗地派人以“汉祖得三杰赋”为题让李琪作赋,李琪很快就写完了。他在赋的结尾写道:“得士则昌盛,不贤则无人共事。项氏的败亡是很自然的,连一个范增都不能使用。”王铎看后很是惊异,说:“这孩子是大器之才,将来一定是文坛领袖。”

王铎没有看走眼。李琪凭着一身才气和勤奋好学,考中进士,做过唐朝的御史、后梁的宰相,还做过后唐的吏部尚书、右仆射等。后唐庄宗欲任命他为宰相,终因内乱作罢。因时任宰相猜忌,李琪终以太子太傅致仕,六十岁卒于福善里家中,有《金门集》传世。

李琪的一生,历经三朝,有高光时刻,也有无奈之时,但为官为文都达到了很高的层次。这得益于他没有躺在父祖辈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更与他勤奋好学、追求上进分不开。

然糠照薪、凿壁偷光、囊萤夜读……这些古人的励志故事,在当代仍感召着无数人去追寻诗和远方。突然想起一句励志的话:比我们优秀的人还这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不去努力呢!

新派融媒体记者:李敬友/文

编辑:刘英銮

一审:刘英銮 二审:马慧丽 三审:孙瑞永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糠的组词有哪些(成语里的潍坊17|然糠照薪 发生在青齐间的励志故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