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一生交游广泛,与众多文人墨客有往来,林子方便是其中之一。林子方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而杨万里当时是他的上级官员,两人既是同僚,又因志趣相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京城,前往福州任职。在林子方出发的那天清晨,杨万里特意从杭州城内的净慈寺送他出行,二人同行至西湖边,面对西湖六月的美景,杨万里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暗含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从表面看,这首诗描绘的是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绮丽景色,实际上诗人可能是想借西湖美景的独特与美好,暗示友人京城(临安,今杭州)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劝其不要轻易离开京城去外地赴任。不过,林子方似乎并未领会诗中的深意,还是前往福州上任了。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啊,这风光与其他季节就是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鲜艳娇红。
赏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开篇便以一种直抒胸臆、斩钉截铁的语气点明时间和地点。“毕竟”二字,强调了西湖六月景色的独特与非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诗人直接表明,此时西湖的风光与其他四个季节截然不同,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独特的风光究竟是怎样的。这种写法不落俗套,没有过多的铺垫和渲染,而是单刀直入,直切主题,使诗歌在开篇就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色彩描绘出西湖六月荷塘的壮丽景色。“接天莲叶无穷碧”,一个“接”字,将荷叶与天空连接起来,营造出一种宏大、开阔的意境,仿佛荷叶的绿色一直延伸到了天边,无边无际。“无穷碧”则强调了荷叶颜色的碧绿和面积的广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映日荷花别样红”,“映日”点明了时间是阳光灿烂的白天,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别样红”突出了荷花颜色的独特和美丽,与前一句的“无穷碧”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一碧一红,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西湖六月荷塘的自然美景,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莲叶和荷花的描写,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精神境界。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翻译(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