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般人不能读厚黑学?(看透所有权术手段却不屑应用)

为什么一般人不能读厚黑学?(看透所有权术手段却不屑应用)

伊霞绮 2025-09-29 数码 4 次浏览 0个评论

如果有人问你是否认识李宗吾,你一定要说,这人坏透了,他宣传厚黑,我不认识他。

——李宗吾

不知从何时起,厚黑学的名号变得如雷贯耳,有人将其称为官场第一书,有人则称其蕴含丰富的处事智慧,不论你是否了解厚黑学,以及其作者李宗吾先生,单单看到厚黑学这三个字,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随着商业活动的日趋繁盛,厚黑学又被冠上了所谓“励志江湖”、“职场宝典”、“职场处事宝典”之类的名号。

看透所有权术手段却不屑应用,为人厚道的《厚黑学》作者李宗吾

然而,现在宣扬厚黑学的人大多对于厚黑学没有多少深入研究,时常把厚黑学挂在嘴边的不是成功学的鸡汤导师,就是传销组织头目,他们对于厚黑学的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都不清不楚,只是接着厚黑学来标新立异,召拢追随者。

这些打着厚黑学旗号的人完全不顾及作者李宗吾先生写作厚黑学的初衷,反而将李宗吾先生以反讽的方式批判的观点奉为圭臬,并教导其信徒们要如此做方可升官发财。

厚黑学开始如“狼性文化”一般变得了愚弄大众,割韭菜的工具,若作者李宗吾先生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怪才奇文

李宗吾先生生于1879年,原名世铨,后改名世楷,字宗儒四川自贡人。

看透所有权术手段却不屑应用,为人厚道的《厚黑学》作者李宗吾

李宗吾8岁入私塾读书,熟读四书五经,22岁中秀才,次年进入四川省高等学堂入优级理科师范班学习,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

清王朝的最后一年(1911年),李宗吾任富顺县中学堂监督(校长),民国前两年也在四川担任教育工作。

后来被无数人谈起的“厚黑学”就写于1912年,厚黑学最初只是一篇短文或随笔,以戏谑的语调,以刘备、曹操、孙权、司马懿等三国英雄,以及刘邦、项羽、张良、范增等楚汉争霸时的豪杰来诠释他的“厚黑”观点。

厚黑学简而言之就是脸皮厚,心肠黑,李宗吾写到,三国之中,曹操心肠黑但脸皮不够厚,刘备脸皮够厚,但心肠不够黑,孙权脸皮没有刘备厚,心肠没有曹操黑,但是却兼具厚黑两个特点,所以三者呈三足鼎立,而司马懿,脸皮够厚,心肠也够黑,所以能一统三国。

而楚汉时期,项羽脸皮不够厚,心肠也不够黑,所以他败得很惨,范增心肠够黑,但脸皮不够厚,所以也没什么好下场,张良则是脸皮够厚,心肠不够黑,所以只能当个谋士,唯独刘邦,脸皮够厚,心肠也够黑,最终一统天下。

坦白说,李宗吾先生的这段文字并不严谨,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条件,绝不是只做到面厚心黑就可以的,李宗吾先生写此文也有明显的讽刺意味,更多的是一篇讽刺当时官场的随笔杂谈,没想到却在当时流传甚广,李宗吾因此而名声大噪。

后来李宗吾先生告别官场,以写作为生,因厚黑学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李宗吾先生又发表了《社会问题之商榷》、《厚黑丛话》、《中国学术之趋势》、《心理与力学》(后被人称为《厚黑原理》)。

看透所有权术手段却不屑应用,为人厚道的《厚黑学》作者李宗吾

后这些文章被纳入到《厚黑大全》之中,李宗吾先生文笔犀利,讽刺辛辣,许多见解令人叹为观止。时常令读者读罢哈哈大笑,又拍案叫绝,读罢感慨作者视角独特,观点新颖。

李宗吾先生的特点是善于将野心家们虚伪的话术下隐藏的私心全都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展示到读者面前,他撕下这些人的外衣,让其野心赤裸裸的暴露在大众眼前。

李宗吾先生不但善于嘲讽别人,也善于自嘲,当别人问他你怎么敢写厚黑学这种东西骂人时,李宗吾先生表示,我怎么敢骂人,我骂我,让那些想要通过攻击他来树立自己所谓的高尚形象的卫道士们无话可说。

由于观点过于离经叛道,批评李宗吾的人自然不少,于是,李宗吾先生才说出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他表示,厚黑之人一定不能说自己厚黑,在谈论提出厚黑观点的李宗吾时,一定要要装出一份义愤填膺的样子与李宗吾划清界限,但在真正做事时却要时时想着李宗吾的观点。

为了与厚黑学划清界限,当时有一军阀还针锋相对的写出了一本“薄白学”,然而讽刺的是,这位宣称要“面白心善”的军阀不久就因为贪污脑袋搬家,由此看来,表面上说薄白的不一定真薄白,而表面上说厚黑的人也未必真厚黑。

为官清廉的“厚黑教主”

李宗吾先生是中国同盟会会员,曾参与辛亥革命,革命成功后,李宗吾先生这样的元老自然要受到重用,民国元年(1912年),四川军政府成立,军政府设审计院,欲委派富顺人廖绪初为院长,李宗吾为次长。两人都坚辞不就,结果省政府只得改委尹昌龄为院长,廖绪初为次长,李宗吾为第三科科长。

李宗吾先生就低不就高,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后军政府下辖财政司委任李宗吾为重庆海关监督,这可是一个有大把银子的“肥差”,但李宗吾先生坚决不赴任。

省政府又委李宗吾为四川官产竞卖经理处总经理,这又是一个油水很足的“好活”,但李宗吾先生仍不上任,再三劝谏下,李宗吾先生答应如果把每月工资从200元减到120元才肯上任就职,自减薪水的做法让当时人颇为难以理解。

但也正是由于为官清廉,李宗吾先生在决定辞官回乡时连50元路费都凑不齐,不得不向同乡好友陈建人借钱50元,陈建人料李宗吾没钱还他,干脆决定送李宗吾50元,同时附上一首打油诗来“五十块钱不为多, 借了一坡又一坡, 我今专人送与你, 格外再送一首歌。”

得到钱与打油诗的李宗吾马上也为陈建人写了一首打油诗:“厚黑先生手艺多, 哪怕甑子滚下坡, 讨口就打莲花落, 放牛就会唱山歌。”

二人以两首打油诗一来一回之间,让人忍俊不禁,两位先生的真性情跃然纸上。

李宗吾做事十分随性,做学问也是一样,他的研究内容包罗万象,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甚至物理学、经济学都有涉猎,写文章也不甚系统,常常是想到哪就写到哪,尽管如此,李宗吾却是一个善于用取类比象的方式把复杂事物说清楚的天才。

看透所有权术手段却不屑应用,为人厚道的《厚黑学》作者李宗吾

如他提出的“锯箭法”、“补锅法”,皆是如此。

锯箭法既:一人中了箭,找外科医生医治,外科医生只锯下箭杆既索谢礼,来着问他为何不取出剪头,外科医生说这是内科医生的事。

而补锅法既:补锅匠来补锅时,往往趁主人不备,悄悄将锅的裂纹敲大些,然后告诉主人,你看你家锅的裂纹其实比你说的大,只是上面油垢了,看不见,非得多补几个钉子不可,主人一来确实如此,幸亏补锅匠发现及时,要不然这个锅恐怕不能用了,这样一来,补锅匠与主人皆大欢喜。

锯箭法是说,一些人做事故意不把事情做完做好,为以后留下筹码;而补锅法则是说若想做事让人满意,不能老老实实解决问题,而需要先把事情闹大,再去解决,这样更容易让人满意。

这两个简单的比喻彻底将社会上一些人耍的手段说懂说透,让人拍案叫绝。

厚黑教主不屑厚黑

李宗吾能将那些所谓权谋总结的如此精妙的李宗吾先生自己却不屑以这些手段在官场钻营,他一生光明磊落、重情重义。

李宗吾先生与革命家张列五是挚友,张先生因反对袁世凯而就义,李宗吾先生感慨:张列五赤胆忠心,若有他在,四川绝不会闹得如此乌烟瘴气。

后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军机开始在川渝大地上狂轰滥炸,此时李宗吾先生仍然念及挚友,他曾经多次在给《厚黑教主传》作者张默生先生信中感慨:张列五的衣冠冢在浮图关,此地想必已成伪土。

看透所有权术手段却不屑应用,为人厚道的《厚黑学》作者李宗吾

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南怀瑾也曾经回忆过他与李宗吾先生之间的一段往事:

当时,南怀瑾去自贡悼念一个死去的朋友,到自贡后盘缠用完,南怀瑾想到李宗吾也在自贡,于是找李宗吾借10元钱,李宗吾一向很欣赏这个后生,于是留他吃过饭后又借给他20元,吃饭期间李宗吾还多次建议喜欢武术的南怀瑾不要回成都了,就留在自贡跟一个叫赵四太爷的人学武术,南怀瑾考虑后决定还是回成都,李宗吾在送别南怀瑾时又一次建议他学武术,再一次被南怀瑾婉拒后直呼可惜。

从借钱这件事来看,李宗吾并不厚黑,反而很厚道,而从几次三番建议南怀瑾留在自贡学武术这件事则可看出李宗吾的真性情。

看透所有权术手段却不屑应用,为人厚道的《厚黑学》作者李宗吾

现在很多宣扬厚黑学的人不求甚解,常将李宗吾想象成一个阴险狡诈之人,简直是错的离谱。

李宗吾本人十分厚道,但他所做之学问却大多关于“面厚心黑”,那么不禁让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李宗吾到底想要通过他的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研究呢?

人人懂厚黑,则厚黑便无用武之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一著名的“否定之否定”规模,即: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

“否定之否定”看似又回归了“肯定”,但这种肯定是对之前“肯定”的一样扬弃,是之前肯定的更高形态。

以“否定之否定”规模可以很好的解释李宗吾写厚黑学的初衷,李宗吾认为在坦诚之人,有人运用厚黑学就能获益,但如果人人都懂厚黑学,那么彼此欺骗所带来的收益就会少于人们坦诚相待,于是,社会就会再次回到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的局面。

因人人懂厚黑,而使厚黑无用武之地,人们回归坦诚相待的局面,这种坦诚相待是人人都懵懂无知状态下的坦诚相待的更高级形式,它比人人懵懂无知状态下的坦诚相待更有意义,也更加可靠。

因为人人懵懂天真造成的坦诚是非常脆弱的,因为一旦有人耍些手段,玩些权术,就能占到便宜,无人厚黑时,少数厚黑的人能够占到便宜,而很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会走上算计他人的厚黑的道路,但是,如果人人都懂厚黑,这些手段、权术就都不再是秘密,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这种状态下,算计反而变成了一种费力不讨好的低效行为,反而是坦诚相待者能够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成为最后的受益者。

简言之:无人懂厚黑时,厚黑者受益;人人皆懂厚黑者,不厚黑者受益。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

《厚黑学》不会误人,知己又知彼,即知病情,又知药房,西洋镜一经拆穿,则牛渚燃犀,百怪皆现。受厚黑之牺牲者必少,实行厚黑者,无便宜可占,大诈大奸,亦无施其技也。

看透所有权术手段却不屑应用,为人厚道的《厚黑学》作者李宗吾

林语堂先生

生逢乱世的李宗吾先生,痛恨官场的尔虞我诈,厌恶一个个假装道貌岸然,实则各怀鬼胎的所谓上流社会,惋惜百姓被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所迷惑,于是写出《厚黑学》,将那些虚伪的卫道士们的手段层层拆解,然后生动形象的展现在民众面前,为的是民众不再受骗。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残酷真相之后依旧热爱它。

李宗吾先生将一些虚伪者仁义道德的面具下的真相展示给大家,是为了让大家不再受这些手段的害,而有些人却试图拿这些手段来害人,甚至将其奉为一种人生信条,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是,抱着这样想法的人往往是没有真正读懂厚黑学的人,这些半吊子水平的人,又怎么能保证被骗的一定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呢?

用当下的话将就是:读厚黑学的目的是不被割韭菜,而不是试图去割别人韭菜。

因为韭菜与镰刀本身就是相对的,有哪个韭菜在入场前没有产生过自己是镰刀的错觉呢?当你举起镰刀的同时,更多的镰刀便已经在你身后出现,这些镰刀刀锋锐利,刀刀皆可见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努力不让自己成为韭菜,也不要试图去做那个注定失败的镰刀。

参考文献:

[1]许圣义,许昌浩.当代大学生热衷研读“厚黑学”现象透视[J].中关村,2012(08):86-88.

[2]陈扬桂.厚黑教主李宗吾不愿做官[J].文史博览,2013(11):40.

[3]李永洪.论李宗吾《厚黑学》的人性论基础[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4):93-94.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为什么一般人不能读厚黑学?(看透所有权术手段却不屑应用)》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