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冰箱每天都在默默运转,保鲜水果、冷冻肉类、储存剩菜,几乎承包了一家人的饮食健康。
可很多人用冰箱时总觉得不太对劲:夏天档位调高,冰箱后壁一层厚霜,抽屉拉不开;冬天档位调低,肉类没几天就变味,还觉得电费并没有下降。
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是冰箱质量差,而是大家误解了档位的真正含义。只有掌握科学的调节方法,冰箱才能既省电又好用。
一、冰箱档位的真实含义冰箱内壁上的档位刻度,常见的是 1 到 5 档,有些品牌还会有 0 档或 7 档。很多人以为数字越大温度越低,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档位数字代表的是压缩机工作的时间长短。
简单理解:数字越大,并不是单纯的温度低,而是“冰箱更卖力”。如果室温较高而档位调得低,冰箱会“偷懒”,导致冷冻室温度不足;相反,室温不高却把档位调得太高,冰箱就会“加班”,冷气太强,食材容易被冻坏,内壁还容易结霜。
二、四季正确的档位调节方法掌握档位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就能根据季节合理设置冰箱。
春天天气变化快,白天二十多度,夜里可能降到十度以下。冰箱里的食材也比冬天丰富,新鲜的蔬果、春笋、鱼虾,还有节日期间的糕点。
此时压缩机需要有足够的运转频率,保证冷藏室温度稳定在 3-5℃ 左右,冷冻室能维持在 -18℃ 左右。把档位设在 4-5 档,可以减少温度波动,让水果不容易腐烂,肉类和熟食存放更安全。
夏季:调至 2-3 档,减少能耗和结霜夏季室温普遍在 30℃ 上下,冰箱开门次数也多,冷饮、剩菜、冰棒频繁进出。很多人习惯把档位调到最高,其实这样压缩机会长时间高负荷运行。长此以往,不仅电费飙升,还容易在冷藏室后壁结霜。
设在 2-3 档更合理,冷藏室保持 5-7℃,冷冻室维持在 -15℃ 左右。虽然冷冻温度比冬天略高,但足以保存日常肉类和海鲜,同时也能让冰箱有喘息的空间,延长使用寿命。
秋季:调至 3-4 档,保持湿度与温度平衡秋天气候干燥,气温在 15-25℃ 之间。很多家庭会储存大批秋菜、月饼、柿子、石榴等。这时档位不宜太高,否则压缩机频繁工作,会让食材水分流失过快。
调在 3-4 档,冷藏室湿度能维持在 60%-70%,月饼保持松软,蔬菜保持水灵,冷冻室温度也足以稳定保存鱼虾。
冬季:调至 5 档,保证冷冻区安全温度冬天气温低,有些北方家庭室温常年在 10℃ 以下。此时如果档位设置过低,压缩机几乎不启动,冷冻室温度可能达不到 -18℃,肉类反复出现解冻再冻结,滋生细菌的同时影响口感。
档位设在 5,可以增加压缩机的工作时间,让冷冻室保持稳定低温,冷藏室也能维持在 3-5℃,鸡蛋、奶制品放上几天依旧新鲜。
三、两大隐藏技巧除了季节调节,还有一些日常使用的小技巧,能让冰箱运行得更稳定。
1. 根据使用频率调整档位如果家里人口多,每天开门次数在 5 次以上,或者经常把刚做好的热菜直接放入冰箱,那么压缩机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才能把温度拉回到设定值。
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平时档位的基础上调高 1 档。这样冷藏室温度不会因频繁开门而波动太大,食材品质更稳定。
2. 长时间外出时的档位设置如果计划出差或外出一周以上,冰箱里没有食材需要保存,可以把食材清空,然后把档位调到 1 档。
这样冰箱仍保持基础运转,内部环境不会滋生异味,但耗电量会大幅下降。根据电力部门的测算,冰箱在空载低档位运行时,耗电量能降低约 30%。
来源 | 城市tv热点,作者:木子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冰箱调档怎么调(冰箱档位调不对)》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