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希泰初 2025-09-19 财经 4 次浏览 0个评论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毛主席的一位战友,在一封通信中讨论了人性问题。毛主席把这封信读了三遍,加了一些批语。

这位战友说:人与其他动物最基本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

毛主席的批语是:最基本区别是人的社会性,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从事社会生产的动物,人是阶级斗争的动物(一定历史时期),一句话,人是社会的动物,不是有无思想。一切动物都有精神现象,高等动物有感情,记忆,还有推理能力,人不过有高级精神现象,故不是最基本特征。

这位战友说:人的脑筋及其全部神经系统特别发达(这是长期劳动长期斗争的结果),所以人能理解自然界各种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之发展过程,能认识各种现象之间相互的内部联系;因而人就有可能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事物,去进行劳动生产,去制造工具,去改造世界。这是一切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其他动物至多只有思想的萌芽,而无完备的思想而不能制造工具)。这只有人才特具的。这就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其它一切的区别都是形式上的,不是本质的)。

毛主席的批语是:这是进化了的人,不是原始人,原始人与猴子的区别只在能否制造工具一点上。自从人能制造石枪木棒以从事生产,人才第一次与猴子及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不是因有较猴子高明的思想才与它们区别开来,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我的理解是:在思考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时,这位战友的思路是首先指向精神上的区别(人有思想),而毛主席的思路则相反,直指事物本身(人的社会性和人能制造工具的事实)。也就是说,“人猿相揖别”根本上是因为“几块石头磨过”,而不是因为人比猿猴聪明,人的思维比猿猴高级。

这其实是一个谁先谁后的问题。思想不可能产生于事物和行动之前,思想是派生的,第二位的,所以它不可能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有区别是有区别的,但这个区别不根本。唯物主义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永远是物质、是事物、是行动,唯心主义则相反,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永远是精神、是意识、是心灵、是语言、是概念,总之都是派生的东西。

其实思想本身也需要物质基础,就是需要动物有一定的脑容量和脑细胞,但这还不足以使类人猿变成人,需要等类人猿因为环境和自身进化的原因出现了制造工具的行为(劳动),才慢慢变成了人类。也就是说,类人猿变成人类,不是因为它们的思维水平高级了才会了制造工具,而是他们有了制造工具的行为(开始可能是无意识的或只有朦胧意识的),然后思维水平才迅速提高的。这和语言与概念的出现道理是一样的,人类不是有了语言才能交流的,而是在非语言的交流中,尤其是劳动中,逼出语言的。语言当然对行动有反作用,但从根子上说,行动(实践)是语言的母亲。对这个先后顺序的不同认识,区别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025.7,24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