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素养四要素是什么(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英语学科素养四要素是什么(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兰力勤 2025-10-20 游戏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高学峰

摘要:介绍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的背景。阐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过程性教学、英语学习活动观等的概念,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本文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6 Earth First的Understand ideas板块的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为例,探索如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展开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以期丰富课题研究成果,并为一线英语教师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英语学习活动观

引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的目标逐渐从知识导向转向素养导向,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出具体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育部 2020)其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 2020)。《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是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逐步实现的。”(教育部 2020)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重视教学的过程性特征。

一、研究背景

在新课标背景下,所在学校英语教研组依托兰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以下简称“课题”)展开一系列教学研讨。研讨发现,该课题的核心要素包括三个部分:教学目标为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途径为过程性阅读教学;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为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活动。基于该课题,提炼出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即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并展开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相关概念阐述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育部 2020)其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四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过程性教学

所谓过程性教学,指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重视知识导入、呈现、拓展、运用,并与他们的认知相联系,创设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其真正参与教学整个过程的教学方式(金娜娜 2021)。在过程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探索所学知识,发展综合能力。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

《课程标准》提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说明重视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重视教学的过程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学理念与过程性教学理念不谋而合。英语学习活动包括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三大类。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以语篇为依托,基于已有知识,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然后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开展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张秋会、王蔷、蒋京丽 2019)。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梯度性及关联性,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的活动,使其深度理解语篇内容,归纳学习策略,迁移运用目标语言,内化目标语言知识,进而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总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旨归,三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线引领,逻辑关联

主线引领是设计教学活动的核心原则。在阅读教学中,主线通常指文本的主题,各个教学活动都应紧密围绕主题展开。在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组织一系列教学活动,且各个教学活动都应指向主题,聚焦核心内容。

逻辑关联是有序呈现教学的重要原则。如果教师设置的教学活动不能很好地关注教学的逻辑性,而是孤立、局部地展开,那么课堂就很容易支离破碎,从而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总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和文本内容,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其知识的学习和素养的提升。

(二)学生主体,层层递进

学生主体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一切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点,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重视其学习需求,尊重其个性和特点,为其设计一系列活动。

层层递进指活动设计应由易到难、逐步深入,要有层次和梯度,能展现学生思维、能力递进的过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使教学活动既能满足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的需求,又能满足能力相对突出的学生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有所得。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五、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为了更充分地展示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开展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教师选取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6 Earth First的Understand ideas板块的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为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为“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下的“动物保护”,文本主要围绕鲨鱼是危险动物还是濒危动物展开。教师先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由低阶指向高阶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从基于语篇、深入语篇到超越语篇,实现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体模型见表1。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一)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话题比较熟悉,基本具备获取文章细节信息的能力,并对该话题有一定的见解,但很少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且整合和比较分析能力欠缺,批判性思维不足。

(二)教学目标

教师在解读语篇时应根据主题语境分析文体特征、把握教学内容、梳理逻辑结构,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价值观,从而为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提供依据(王蔷、钱小芳、周敏 2019)。

基于对文本的解读和学生特点的分析,教师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梳理文本信息,获取人们对鲨鱼的认知,以及对鲨鱼态度转变的原因等信息,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探究文本的主题意义。

2. 文化意识目标

学生能够分析鲨鱼濒危的原因,讨论保护鲨鱼的措施,并在小组内口头展示;联系自身实际说明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 思维品质目标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论点和论据,绘制人们对鲨鱼态度转变的思维导图,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学习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目前人类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下面,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对本堂课教学过程进行阐述。

1. 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教育部 2020)。在阅读课前一天,教师让学生利用学习平台预习Understand ideas板块的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标记出有疑问或者不懂的地方,并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从而为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作好准备。教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明确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学习理解类活动作为阅读课开展的基础,需要围绕主题语境,激活学生已有背景知识,重点培养其观察和辨析思维能力,为应用实践类活动的开展作铺垫。

(1)感知与注意。

教师播放《冰河世纪》的片段,让学生观看后发表感想。学生普遍能说出该电影表达了“保护自然、拯救地球”的主题意蕴。教师顺势在PPT上呈现鲨鱼被杀害的图片,并提出问题:“What words do you want to use to describe the sharks?”让学生再次直观感受到鲨鱼生存受到威胁,并引入本课重点词汇(dangerous、endangered 等),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即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

【设计说明】教师围绕“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下的“动物保护”主题创设情境,通过“看”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们的已有认知,引入主题内容。

(2)获取与梳理。

教师提出问题:“What does the title‘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mean?”让学生先自主浏览语篇内容,再在小组内讨论,并给出组内认可的一致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给出答案:“People normally thinks sharks is dangerous but actually they are endangered.”

【设计说明】教师铺垫必要的背景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从语篇中获得知识,通过梳理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关联,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概括与整合。

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语篇,概括与整合语篇的段落大意(见表2)。在学生完成该任务后,教师引导他们分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语篇的文化价值取向为“呼吁人们保护鲨鱼”,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设计说明】教师指导学生立足于语篇表层信息,概括与整合语篇段落大意,使语篇内容结构化,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以及语篇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取向。

2. 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教育部 2020)在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类活动建构了新的关于主题语境的知识结构后,教师应围绕主题意义,开展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一系列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最终实现将知识逐渐转化为能力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推断等思维能力。

(1)描述与阐释。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二段,分析作者如何引出主题,如何说明鲨鱼是危险动物的事实。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得出:作者通过《大白鲨》电影引出人们认为鲨鱼是危险动物的事实,即提出第一个分论点:鲨鱼是危险动物。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三、四段,分析鲨鱼数量逐渐减少的原因,得出第二个分论点:鲨鱼是濒危动物。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说明文观点客观、论证严谨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分析第五段,思考该段的意义——呼吁人们关注鲨鱼和其他濒危动物,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设计说明】教师围绕语篇的主题意义,让学生展开深入阅读,了解说明文结构严谨、语言客观的特征,巩固语篇内容,形成结构化知识,从而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分析与判断。

教师给出以下内容,让学生对照语篇判断正误,并将表述错误的修改正确。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关注语篇语言的特点,掌握语言知识。

a. Some people are afraid of swimming in the sea because they saw Jaws.

b. After 1975,the number of large sharks around South America fell quickly.

c. Benchley began to protect sharks after he realized that his book was wrong about sharks’ behaviour.

【设计说明】教师围绕语篇细节内容,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语篇细节进行辨证与思考,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该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内化语言知识,掌握语篇的语言特色,为语言知识的内化与运用奠定基础。

(3)内化与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扮演彼得·本奇利(Peter Benchley),阐述“鲨鱼是危险动物还是濒危动物,以及想对公众说什么?”。学生在小组内先写下需要采访的内容,再两人一组进行表演。教师给出模板,要求学生融入自己的思考及本堂课所学语言知识进行采访。模板如下:

Reporter:Hello,Peter Benchley.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Peter Benchley:Sure.

Reporter:...

【设计说明】内化阶段要求学生将语篇所传递的语言信息点和个人情感体验相联系,将语篇信息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输出,更深层次地感知读、说相结合的优势。

3. 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教育部 2020)。在这类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作者态度进行推理论证,并在新的语境中理性表达情感、观点、态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其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1)推理与论证。

教师引导学生绘制人们对鲨鱼观点变化的思维导图,直观了解教材语篇中并列式说明文结构的特点。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直观了解语篇的结构特点,为将语篇结构迁移运用到新语篇奠定基础。

(2)批判与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What can we talk about the ‘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让学生围绕语篇内容,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写一篇读后感,要求清晰表明自己的立场,并做到有理有据。

【设计说明】写读后感的活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输出主题语言,并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意识。

(3)想象与创造。

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师布置以下作业:

下周是学校的生态保护周,学校论坛会开辟一个新栏目——Speaking for Endangered Animals,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帖子,呼吁人们保护濒危动物。

【设计说明】想象与创造活动重在“新”,学生要展开想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促进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与课题内涵一脉相承。教研组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将课题理念深入过程性教学活动中,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当然,课题的内涵非常丰富,文中提到的观点和实践只是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后期教研组将从更广泛、更深入的角度展开研究,以期使新课标的重要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并通过丰富且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促进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引用文献

教育部. 20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52,62,63.

金娜娜. 2021. 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开展 [J]. 试题与研究,(14):145-146.

王蔷,钱小芳,周敏. 2019. 英语教学中语篇研读的意义与方法 [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40-47,92.

张秋会,王蔷,蒋京丽. 2019.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7.

注: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LZ[2023]GH0064)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首次发表在《英语教师》2025年第7期)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英语学科素养四要素是什么(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过程性阅读教学实践)》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