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的意思孰有什么意思(孔子|骂了季康子三回90)

孰的意思孰有什么意思(孔子|骂了季康子三回90)

赏华辉 2025-10-30 电脑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孔子这个“老刺头”,总惹得鲁哀公不快。倒不是他脾气差,而是那份神圣的使命感,让他觉得自己得做牛背上的“牛虻”、深海里的“沙丁鱼”,时不时敲打鲁哀公,让他少犯错误。

鲁国执政季康子挺尊重孔子,常向他咨询治国之策,可孔子偏偏更看不惯他,说话带刺,毫不客气。

孔子|骂了季康子三回(90)

一次,季康子来请教治国,孔子直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政治就是走正道,你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走?他还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言外之意是你本就不正经,若能正大光明,别人自然也会如此。季康子诚恳请教,却被孔子“背后一掌”打成“内伤”,心情糟糕透顶。

又一次,季康子问政,说鲁国有不少小偷强盗,打算多杀几人来整顿治安。孔子更不客气了:“你治理国家,为何要用杀人的办法?你自己行得正,不剥削百姓,就算给钱,别人也不会去做盗贼。君子的道德像风,百姓的道德像草,风往哪吹,草就往哪倒。”言外之意,你是全国最大的强盗,就别怪百姓偷你家东西。季康子越发不高兴了。

季康子第三次问政,孔子还是那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始终强调统治者要以身作则,政令才能通行。

孔子每次回答,都要刺激鲁哀公和季康子一番。他们把孔子请回来,本想挣点面子,结果次次被搞得没面子。毕竟孔子是国际知名的大学问家、大道德家,老漂泊海外,对鲁国是种耻辱。鲁国需要人才,孔子的弟子们在鲁国做官,他这个“精神领袖”不回国,冉求他们也不安心。所以请他回来是无奈之举,回来之后,他们更无奈了。

孔子虽已“六十耳顺”,但眼前看不惯的事还是不少,说话不再客客气气、拐弯抹角,喜欢直来直往、一吐为快。鲁哀公和季康子都觉得,这回请来的不是“国老”,而是脾气倔强的“老刺头”,这也让孔子晚年的从政梦想彻底落空。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孰的意思孰有什么意思(孔子|骂了季康子三回90)》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