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觊觎(jì yú)**
**释义**:指非分地希望或企图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带有贬义,多用于书面语。
**例句**:
1. 他觊觎邻居的财产已久,最终因盗窃被捕。
2. 这片土地资源丰富,引得周边国家暗中觊觎。
**用法注意**:
- 强调对他人权益、地位、财物等的不正当企图。
- 常见搭配:觊觎之心、觊觎已久、心怀觊觎。
**近义词**:垂涎、贪图、窥伺
**反义词**:淡泊、无欲
**小知识**:
“觊”本义为希望,“觎”指非分的欲望,合起来表示“非分地希望得到”。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多用于描述隐晦的野心或贪念。
以下是与 **觊觎** 相关的成语及典故,供参考学习:
---
### **相关成语**
1. **垂涎三尺**
- **释义**:形容极其贪婪,渴望得到某物(常含贬义)。
- **例句**:他对那件古董垂涎三尺,多次试图高价收购。
- **典故**:出自《庄子·徐无鬼》,原指对美食的渴望,后引申为对利益的贪求。
2. **虎视眈眈**
- **释义**:像老虎一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轨,伺机攫取。
- **例句**:周边强权对这片海域虎视眈眈,局势日益紧张。
- **出处**:《周易·颐卦》:“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3. **鸠占鹊巢**
- **释义**:比喻强占他人居所或成果,含有非分夺取之意。
- **例句**:他觊觎同事的创意,最终鸠占鹊巢,将项目据为己有。
- **典故**:出自《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4. **狼子野心**
- **释义**:比喻凶暴的人怀有贪婪险恶的企图。
- **例句**:公司高层早就看出他狼子野心,暗中觊觎总裁之位。
-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狼子野心,是乃狼也。”
---
### **历史典故**
1. **楚庄王问鼎**(出自《左传》)
- **背景**:春秋时期,楚庄王北伐至周王室领地,向周天子使者询问象征王权的“九鼎”重量。
- **寓意**:以“问鼎”暗喻觊觎王权,后世用“问鼎中原”形容争夺天下的野心。
2.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自《三国志》)
- **背景**:三国末期,司马昭专权,意图篡夺曹魏政权,其野心连普通百姓都知晓。
- **用法**:现比喻野心显而易见,无需隐藏。
3.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出自《续资治通鉴》)
- **背景**:宋太祖赵匡胤欲统一天下,对南唐后主李煜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 **寓意**:不容他人觊觎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
---
### **用法提示**
- 上述成语多用于描述 **野心、贪婪、非分企图**,与“觊觎”的贬义色彩一致。
- 在文学或正式语境中,可通过典故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感染力(如“问鼎中原”“司马昭之心”)。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觊觎”及相关文化内涵!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窥伺的近义词有哪些(觊觎jì y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