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陌上之尘丨花间词景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可以是为了学习知识,充实精神世界,也可以是为了陶冶情操,度过闲暇时刻。
沉浸在满是书香的世界里,就像是与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一起聊天,一同感受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01
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宋·魏了翁《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
冷冷冬夜,睡也睡不着,那就起身看看经典的《周易》。
读累了,便走到窗前,品味淡淡的梅花香,欣赏皎皎的明月光,惬意而美好。
02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陆游《观书有感·其二》
有些道理,需要亲身实践才懂,而有些知识借由书本便可获得。
在读书的过程中,诗人领悟到:
正如原本难以移动的船,因为春水上涨后可以自在航行,万事俱备时,原本困难的事会变得轻而易举。
03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明·于谦《观书》
不知不觉,书籍仿佛成了陪伴自己的老朋友,不论是喜是忧,都想告诉她,想让她体会到自己的快乐,听听她的建议。
于爱书者之人,每当拿起书本,眼里便只有简单而深刻的文字,一切世俗的烦恼仿佛都在顷刻间烟消云散。
04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宋·叶采《暮春即事》
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鸟雀飞鸣,安静之中又有些许活力。便是在诗情画意的落花时节,诗人坐在窗前,对着儒家经典,沉浸式学习,若非窗前的鸟鸣花落,竟不知暮色将晚,春色将近。
05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宋·陈师道《绝句》
读到喜欢的书,会觉得时间过的超快,一下子一个小时就过去了,一晃神一天的时间便流走了。
与志同道合,兴趣相同的朋友相处亦是如此。
只可惜,世间真正能够理解自己的朋友少之又少。
更无奈的是,因为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朋友们也渐行渐远……
06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宋·周弼《夜深》
夜深人静时,书籍就像是一盏冬夜的明灯,温暖着寂寞的心灵,让独处的时光不至于那么难熬。
一如诗人,渐渐沉浸在书中的奇妙世界,忘却了窗外的风雪,身体的寒冷。
07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如慧开禅师所言: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读着书,品着茶,看着皎洁月光,闻着最喜欢的桂香,所谓岁月静好大抵如此吧!
08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西方哲学家培根曾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如诗人所言,读书可以激发脑海中的灵感,亦可提升观察事物的能力。不论是诗词,还是历史,又或是科学,哲理,皆是如此。
于喜欢读书,需要读书的人而言,若是长时间不读书,总会觉得腹中空空,思绪停滞。
09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陆九渊《读书》
看书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此,诗人的建议是:
不要着急于短时间内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地方先放一放,无需过多纠结。待整体理解后再回头探究,到时候自然可以慢慢领悟其中的义理。
10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平淡日子里,能够有闲心读着经典诗书,欣赏明亮如镜的池塘,看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的风景已觉十分美好。
若是能从中领悟到些许人生哲理,那更是意外之喜。
一如朱夫子在此诗中所悟:
正如这一汪池水之所以如此清澈,是因为它的源头,有着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人生亦是如此,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收获新的知识,从而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至此十首读书古诗词分享完了,其中你最喜欢的读书诗词又是哪一首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共读美词佳句!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关于读书的短诗歌(10首读书古诗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