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就在咱们国家北边那片草原上,内蒙古住着2500万人,而对面的外蒙古,2023年数据一出来,才312万。差不多差了八倍,还在越拉越大。一块地,两个世界,连人烟都差出个数量级。

外蒙古1945年正式独立,不少人当时还觉得这地儿要翻身了。结果等了几十年,经济像在原地转圈。人口倒是靠高出生率冒过头,但没几年又下去了。年轻人能走的都往韩国、日本跑,乌兰巴托看着热闹,其实也就顶个中型县城的规模。房价一度冲得比首尔还吓人,年轻人根本扛不住。失业率常年在15%上下晃,大学也没几所,想上学得靠运气,看病更是难上加难,三甲医院都稀缺。

反观内蒙古,2022年GDP直接干到外蒙古的十倍以上。城市化超过65%,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这些地方,煤矿、风电、太阳能全铺开了。宁城、巴彦淖尔这些地儿,地肥水足,种地养羊两不误,产业链也搭起来了。国家政策一支持,现代化农机往草场上一摆,牧民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变好。山东、河北、辽宁的人一批批往里迁,落户的越来越多。

这差距,真不是一天两天拉出来的。清朝那会儿,内蒙古被编进八旗体系,跟中原绑得紧。外蒙古呢?被俄国盯上,后来成了苏联的“兄弟”。辛亥革命一乱,外蒙古趁机独立,背后是沙俄撑腰,条件嘛,自然是资源换保护。从那时起,两片草原就走上了岔路。

成吉思汗的时代,蒙古高原可是横扫欧亚的中心。谁曾想,帝国一散,草场就成了分裂的起点。元朝倒了,部落各自为政,清廷再一划分,旗制一立,内蒙古归了中原体系,外蒙古渐渐被俄国影响。这根子,早就埋下了。

外蒙古不是没努力。苏联给过铁路,建过工厂,铜矿金矿也不少。可技术跟不上,运输难,气候又极端,冬天冷得牛羊成批死,草场还一半是沙地。想搞大开发?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内市场又小,GDP 2022年才破150亿美元,投资者来了转一圈就走。

内蒙古靠着整个中国市场打底,资源、人口、政策全到位。哪怕土地沙化严重,每年投入大把钱种树治沙,但重工业、能源基地照样建得飞快。教育也跟得上,高考录取率年年升,三甲医院越来越多。文化上虽然有点碰撞,比如城里汉族和蒙古族习俗混在一起,但总体是流动融合的状态。

可你说外蒙古就没优势?也不是。草原生态保持得比内蒙好,人均自然空间大,清净。可经济突破不了,机会少,年轻人留不住。而内蒙古这边,发展快,压力也大,资源总有枯竭那天。

日本北海道也是寒地,人口密度却甩蒙古国几条街,说到底,管理和技术才是关键。也有人说,沙漠注定小国命,可这话听听就算了。
两片草原,两种活法。一个融入大市场,一个在边缘挣扎。人口、经济、教育、医疗……每项都在拉开距离。可未来会不会反转?谁也说不准。看着蒙古国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去韩国打工,真是说不出啥滋味。而内蒙古的新居民,正忙着在新楼房里安家。对吧,这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魔幻。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内蒙古人口总数2022(内蒙古人口2500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