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城鲁沙尔镇 ,关于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 。


塔尔寺与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它初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占地45万平方米,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1961年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塔尔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相传宗喀巴大师诞生后,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每片叶子自燃后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宗喀巴进藏学佛后,其母按他的来信所示,以旃檀树和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砌石建“莲聚塔”。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旁建静房,聚僧坐禅,17年后再建弥勒佛殿,塔尔寺初具规模。此后,塔尔寺经历多次扩建和修缮,逐渐发展壮大。
塔尔寺融合了汉藏风格,以木石结构为主,装饰精美。建筑群分布在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整体布局依山而上,呈现出层层叠起的形态,占地45万平方米,共有9300余间(座)建筑。其建筑主要建筑有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等,这些建筑多采用木石结构,装饰精美。其中大金瓦寺是塔尔寺的中心,屋顶覆盖金色琉璃瓦,是塔尔寺的标志性建筑,殿脊安置鎏金宝瓶等吉祥饰品,十分壮观。

塔尔寺以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酥油花是用酥油塑造的各类佛像、花卉等,雕刻精致,造型精美,色彩斑斓;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多以佛教故事为题材;堆绣是用彩色布料堆叠绣制而成,图案立体感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塔尔寺是青海地区藏传佛教的重要中心,寺内设立了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是培养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也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法器、佛像和文献藏书,在藏传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塔尔寺简介(雪域梵音处塔尔寺的由来与三大艺术瑰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