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事实上,现在在很多飞机上是可以使用互联网的,但这项服务确实伴随着一些限制和背后的原因。
我们不能在飞机上“自由地”使用互联网,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既有历史和技术原因,也有安全和体验上的考量:
1. 历史和技术原因:信号干扰的担忧(传统认知)
这是最广为人知的原因。在早期,这确实是一个核心担忧。
· 频段冲突:个人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等)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如2G/3G/4G/5G、Wi-Fi、蓝牙)所使用的频段,与飞机关键的导航和通信系统(如无线电高度表、VHF Omnidirectional Range)的频段非常接近。
· 潜在干扰:理论上,如果大量设备在机舱内同时发射信号,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淹没或影响这些关键系统接收的微弱但至关重要的信号。尽管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极低,但在航空领域,“安全至上”是最高准则,任何微小的风险都必须被排除。
重要更新:经过大量测试,现代飞机(如波音787、空客A350等)的设计和屏蔽技术已经非常先进,能够抵御这种干扰。因此,“飞行模式”被普遍允许,解决了待机状态下手机的信号搜索问题。
2. 当前的技术实现方式:飞机如何提供互联网?
现在飞机上的互联网并不是让你直接用地面基站,而是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方式:
· 地空通信系统:
· 原理:在飞机底部安装天线,沿途接收地面基站的信号。这些基站像一个个“接力棒”,随着飞机飞行,信号在不同基站间切换。
· 优点:延迟较低,适合浏览网页、收发信息。
· 缺点:无法在海洋、沙漠、偏远地区使用。网速受基站密度和飞机高度影响。
· 卫星通信系统(目前的主流和未来方向):
· 原理:飞机顶部安装天线,与地球同步轨道或低轨道通信卫星连接,卫星再与地面站进行数据交换。
· 优点:全球覆盖,即使在海洋上空也能使用。
· 缺点:延迟较高(信号要传到36000公里高的卫星再返回),带宽有限且昂贵。
3. 为什么即使在有网络的情况下,体验也常常不佳?
这解释了“为什么不能像在地面一样”顺畅地使用互联网。
· 带宽限制:无论是地空还是卫星连接,飞机与外界连接的“数据管道”都是有限的。这个管道需要由机上所有乘客共享。如果很多人同时观看高清视频,网速就会变得非常慢。
· 高昂的成本:卫星带宽和地面基站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极高。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给乘客,这就是为什么飞机Wi-Fi通常需要付费,而且价格不菲。
· 技术复杂性:飞机在以每小时近千公里的速度飞行,要保持稳定、不间断的信号连接是一项巨大的技术挑战。
4. 安全与体验的综合考量
· 起降阶段的关键操作:飞机起飞和降落是飞行中最复杂、最关键的阶段,机组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为了避免任何潜在的干扰(尽管风险极低),并确保乘客听从安全指示,航空公司强制要求在此阶段收起所有大型电子设备。
· 维护客舱秩序:试想一下,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如果所有乘客都在戴着耳机大声讲电话,将很难听到机组人员的指挥。因此,语音通话(VoIP)在绝大多数航司是被禁止的,即使可以使用互联网。
总结
简单来说,在飞机上不能“随意”使用互联网的原因是一个演变的过程:
1. 过去:主要出于对潜在信号干扰飞行系统的安全担忧。
2. 现在:技术已基本解决干扰问题,限制主要来自于:
· 物理限制:提供空中互联网的技术和带宽成本很高,导致网速慢、价格贵。
· 法规与安全:在关键飞行阶段禁用设备,并普遍禁止语音通话,以确保飞行安全和客舱秩序。
所以,下次当你在飞机上连接Wi-Fi时,你就会明白,你正在体验的是一项融合了航空安全和尖端通信技术的复杂服务。随着低轨卫星互联网(如星链)的普及,未来飞机上网的体验一定会越来越快、越来越便宜。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飞机上可不可以用手机(现在很多飞机上是可以使用互联网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