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周五下班看着窗外堵成深红色的车流,突然想把手机摔进抽屉,带着背包逃向一片能听见鸟叫的地方。可打开旅游APP,热门景区的评论区全是“人挤人根本走不动”“门票花了200,看了个寂寞”,瞬间泄了气——难道想在周末喘口气,就只能在“宅家发霉”和“花钱遭罪”里二选一?
别急,今天要掏的这10个地方,全是成都本地人压箱底的私货。有的藏在竹林深处,开车1小时就能扎进负氧离子里;有的藏在稻田边上,50块钱能吃撑还能带走一筐新鲜草莓;更有能追着萤火虫跑的山谷,晚上抬头就是银河,关键是——知道的人是真不多。
先说说最适合“懒人躺平”的地方。新津的斑竹林公园,藏在城市边缘的千亩竹林,像被按下了静音键。上周六我带着折叠椅去,刚把脚伸进溪水里,就看见三个大爷在不远处的银杏树下摆开棋盘,棋子落得比蝉鸣还响。有人在草坪上搭帐篷,孩子追着蝴蝶跑,妈妈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刚买的黄凉粉,5块钱一碗,辣得直吐舌头还笑个不停。
最绝的是这里分文不收。你可以自带面包牛奶当早餐,也能溜达10分钟到旁边的农庄,点一份柴火鸡,60块钱一大锅,土豆炖得粉糯,鸡肉带着松木的香。有个穿碎花裙的姑娘告诉我,她每周都来,就坐在竹荫里看树影晃悠,“比在咖啡馆发呆便宜多了,还能闻见青草味儿”。
要是想带娃撒欢,双流的松鼠部落得算个宝藏。200亩的林子藏着彩虹滑道,孩子们尖叫着冲下来,头发上还沾着草屑;萌宠区的羊驼会追着人要胡萝卜,有个小男孩举着菜叶跟在后面跑,妈妈举着手机追着他拍,三个人的笑声能惊飞树梢的麻雀。门票60块钱,1.2米以下的娃还免费,中午在园区里吃碗凉面才10块,比去商场游乐场划算多了。有个奶奶说带孙子来三次了,“城里的游乐园挤得像下饺子,这儿的树能遮阳,孩子跑一天也晒不着”。
再往远走点,崇州的琉璃坝藏着成都少有的清凉。上周去的时候,刚过收费站就觉得风都变凉了,路边的野花黄灿灿的,像撒了一路金子。当地农户说,夏天这儿最高温也就25度,晚上睡觉还得盖薄被。顺着溪水往上走,能看见有人踩着石头溯溪,裤脚卷到膝盖,手里举着网兜捞小鱼;山顶的草坪上,几个年轻人支着相机等云海,说前一天傍晚看见云从山谷里涌出来,像牛奶一样漫过树梢。
村里的农家乐老板娘炖的腊肉炒笋子,笋子是早上刚从后山挖的,嚼着带股清甜。30块钱一碗,配着糙米饭能吃两大碗。她笑着说:“你们城里来的总说这是‘小瑞士’,我们祖祖辈辈在这儿住,就知道天热了往林子里钻,下雨了在屋檐下看山,哪想过能成‘景’哟。”
要说最有烟火气的,还得是邛崃的平乐古镇。不是那种商业化的主街,往白沫江上游走,能看见老人们坐在竹椅上,脚边放着搪瓷缸子,盖碗茶泡得酽酽的。3块钱一杯,能从早上坐到太阳落山。有个穿蓝布衫的大爷,竹筏划得慢悠悠的,说这江里的水,他小时候摸过鱼,现在看着城里来的姑娘们穿着汉服拍照,觉得“比当年热闹,又没那么吵”。
沿着江走10分钟,就是川西竹海。玻璃栈道悬在竹林上头,走上去能看见脚下的竹叶沙沙响,远处的山像泼了墨的画。60块钱的门票,值回票价的是站在栈道尽头的瞬间——风穿过竹林的声音,像谁在哼一首老调子,把心里的烦心事都吹跑了。
这些地方啊,没有网红滤镜里的精致,却藏着最实在的舒服。你不用提前半个月订酒店,不用对着攻略掐时间赶行程,早上睡醒了开车过去,饿了就找个农家菜馆,渴了就接口山泉水。有个妈妈说,带孩子来这儿,不是为了“打卡”,就是想让他看看稻子怎么长,听听蝉鸣不是手机里的录音,“这些东西,比多拍几张照片有用”。
其实我们总说“想逃离城市”,逃的哪里是城市呢?不过是想找个地方,能让脚步慢下来,让眼睛离开屏幕,让耳朵听见风的声音。这些藏在成都周边的角落,就像给奔波的人留的一扇小窗,推开来,就是草木清香和人间烟火。
你去过哪个让你念念不忘的“宝藏地”?或者打算周末去试试哪个?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能给别人指条“明路”。毕竟,好风景就该有人看,有人爱,才不算辜负。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成都周边好玩的地方(成都周边藏着10个宝藏地人少景美还便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