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养的名言(格言联璧30句传世箴言古人的修身处世必修课)

关于教养的名言(格言联璧30句传世箴言古人的修身处世必修课)

后天媛 2025-10-30 智能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格言联璧》由清代学者金缨编撰,汇集历代先贤格言警句,涵盖修身、齐家、处世、治学等诸多领域,堪称人生智慧的浓缩宝典。

《格言联璧》30句传世箴言:古人的修身处世必修课

一、修身养性篇1.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释义:独处时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过错,与人闲谈时切勿议论他人的是非长短。

启示:自省是成长的关键,少议人非能减少人际矛盾,保持内心清净与人际关系和谐。

2.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释义:愤怒就像凶猛的老虎,会伤人伤己;欲望如同深邃的深渊,难以填满且易让人沉沦。

启示:要学会管控情绪与欲望,避免被其操控,才能保持理性与内心的平和。

3.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释义:修炼自身以内心清净、摒弃杂念为核心,与人交往以谨慎言语为首要原则。

启示:内心澄澈方能明辨是非,言语谨慎可规避不必要的麻烦,是修身涉世的重要准则。

4.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释义:用宽恕自己的心态去宽恕别人,能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用责备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能减少自身的过错。

启示:待人宽、责己严是高尚的品德,既能收获真挚情谊,也能在自省中不断完善自我。

5.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释义:秉持公正能使人明辨是非,心怀坦诚能让人洞察真相,心态从容能让人理清思路。

启示:为人处世需坚守公正、坦诚的原则,保持从容的心态,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格言联璧》30句传世箴言:古人的修身处世必修课

6. 为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砖,不见其消,日有所损

释义:做好事就像春天园子里的小草,虽看不见生长,却每天都在长高;做坏事如同磨刀石,虽看不出磨损,却每天都在损耗。

启示:善恶之行的影响虽潜移默化,但日积月累会产生巨大差异,应坚持积善戒恶。

7. 积德于人所不知,是谓阴德,阴德之报,较阳德倍多

释义: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善事,称为阴德,这种善举带来的回报远多于被人知晓的阳德。

启示:行善的真谛在于发自内心的善意,而非追求名利,默默行善更能彰显品德的纯粹。

8.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未免灾及其身

释义:说刻薄的话、做刻薄的事、存刻薄的心,种种刻薄行为最终难免让自身遭遇灾祸。

启示:待人接物需秉持宽厚之心,刻薄之举不仅伤害他人,最终也会反噬自身。

二、处世之道篇9. 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释义:与道义相契合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有利之举,违背道义的行为即便暂时获利,本质也是有害的。

启示:行事应将道义作为根本准则,而非单纯追逐利益,坚守道义才能行稳致远。

10.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释义:在是非纷争的场合,别人争相发言时,我选择倾听;在热闹喧嚣的场合,别人争相向前时,我选择退让。

启示:处世需保持清醒与低调,避开是非漩涡,不盲从跟风,才能规避风险、守住本心。

《格言联璧》30句传世箴言:古人的修身处世必修课

11. 倚势欺人,势尽而为人欺;恃财侮人,财散而受人侮

释义:倚仗权势欺负他人,一旦权势丧失就会被人欺负;凭借财富侮辱他人,一旦财富散尽就会遭人羞辱。

启示:权势与财富都是暂时的,待人接物应平等尊重,恃强凌弱最终会自食恶果。

12. 位尊身危,财多命殆

释义:地位过于尊贵往往身处危险境地,财富积累过多常常面临诸多凶险。

启示:面对富贵与高位要保持谦逊收敛,不可骄横放纵,懂得节制才能守护自身平安。

13. 势可为恶而不为,即是善;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恶

释义:有能力做坏事却选择不做,这就是善举;有能力做好事却不愿去做,这就是恶行。

启示:善恶的选择在于自身的抉择,即便没有强制要求,也应主动行善、坚决避恶。

14. 面对得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释义:面对境遇顺遂的人,不要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自身处于顺境时,不要忘记曾经的失意时光。

启示:待人需体谅他人心境,处世要保持谦逊敬畏,居安思危才能长久守住成果。

15. 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儿孙;空中遭谤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释义:暗地里算计别人的人,最终会给自家儿孙带来祸患;凭空诽谤他人的人,其实是在为自己制造罪孽。

启示:害人之心不可有,算计与诽谤他人的恶行终将产生恶劣后果,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与后代。

《格言联璧》30句传世箴言:古人的修身处世必修课

16. 天下无穷大好事,皆由于轻利之一念;天下无穷不肖事,皆由于重利之一念

释义:天下诸多好事的促成,源于看轻私利的念头;天下诸多坏事的发生,源于看重私利的念头。

启示:利益面前的抉择彰显人品格局,看淡私利能成就善举,贪图私利则易陷入恶行。

三、齐家之方篇17.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

释义:勤劳节俭是治理家庭的根本,和睦顺从是安定家庭的根本,谨慎行事是守护家庭的根本。

启示:经营家庭需兼顾勤俭、和顺与谨慎,三者相辅相成,才能让家庭稳固和谐。

18. 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释义:研读诗书是振兴家业的根本,秉持忠孝是传承家业的根本。

启示:家庭的长久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与品德的传承,重视教育与伦理才能让家族绵延兴盛。

19.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

释义:当下所享的福气是祖宗积累的,必须珍惜;未来留给子孙的福气,必须用心培育。

启示:要感恩先辈的积淀,同时主动积德行善,为后代创造良好的基础,实现福气的传承。

20. 膏粱积于家,而剥削人之糠覈,终必自亡其膏粱

释义:家中囤积着精美食物,却还搜刮他人的粗劣口粮,最终必将失去自己的精美食物。

启示:治家需秉持仁爱之心,不可贪婪剥削他人,损人利己的行为最终会导致自家的衰败。

《格言联璧》30句传世箴言:古人的修身处世必修课

21. 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要思倾覆之易

释义:我们所享受的福气源于祖宗的恩泽,应感念其积累的不易;留给子孙的福气由我们创造,要警惕家业倾覆的容易。

启示:传承家业既要感恩先辈,也要谨慎经营,居安思危才能避免家族衰败。

四、治学与立志篇22.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释义:如果不树立坚定的志向,天下就没有能够完成的事情。

启示:志向是人生的灯塔,明确目标并坚定追求,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所成就,避免迷失方向。

23.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释义:学习就像逆着水流划船,不努力前进就会被水流冲退。

启示:求知之路没有捷径,唯有持之以恒、勤学不辍,才能不断进步,稍有懈怠就会落后。

24. 无思无虑,心境应当平静如水;不求冒进也不忘记,学业当如流水一般永无止境

释义:心境应保持平静无杂念,学业上既不急于求成,也不轻易遗忘,要像流水一样绵延不绝、持续精进。

启示:治学需兼顾心态平和与坚持积累,避免浮躁冒进,才能稳步提升学识。

25. 文艺自多,浮薄之心也;富贵自雄,卑陋之见也

释义:夸耀自己的文才,是内心浮躁轻薄的表现;因富贵就自视甚高,是见识卑劣浅陋的体现。

启示:治学与处世都应保持谦逊,不可因小有成就或拥有财富就骄傲自满,保持谦逊才能不断成长。

《格言联璧》30句传世箴言:古人的修身处世必修课

五、人生智慧篇26.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释义:不要因为善事微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恶事微小就肆意为之。

启示:善恶的积累始于点滴小事,注重细节修养,才能成就高尚品德,避免小恶酿成大错。

27. 机者祸福所由伏,人生于机,即死于机也

释义:“机”中潜伏着祸福,人因机遇而兴盛,也可能因过度投机取巧而败亡。

启示:对待机遇要理性把握,不可过度依赖投机,脚踏实地才能规避潜在风险。

28. 巧者鬼神所最忌,人有大巧,必有大拙也

释义:聪慧机巧是鬼神所忌讳的,一个人过于工于心计,必然会在其他方面显露明显的不足。

启示:做人做事应秉持真诚质朴,不可过度耍小聪明,踏实本分才是长久之道。

29. 为恶畏人知,恶中冀有转念;为善欲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释义:做坏事时害怕被人发现,说明内心仍有向善的转机;做好事时希望被人知晓,说明善念中已埋下功利的恶根。

启示:行善应发自本心,不求名利;作恶时若能及时醒悟,仍有改过自新的可能。

30. 于福作罪,其罪非轻;于苦作福,其福最大

释义:身处福分中却做坏事,所犯的罪孽格外深重;身处困境中仍坚持行善,所积累的福气最为丰厚。

启示:顺境中更要坚守底线,逆境中坚守善念尤为可贵,不同境遇下的选择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格言联璧》30句传世箴言:古人的修身处世必修课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关于教养的名言(格言联璧30句传世箴言古人的修身处世必修课)》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